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23日 星期

“四五”期间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
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实践一号”。卫星上带有宇宙线、X射线、高磁场和轨道外热流探测器,使我国首次用卫星获取了空间物理数据。“实践一号”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8年多,于1979年6月17日陨落,远远超过原定1年的设计寿命。这在当时国外研制的卫星中也不多见。它为我国研制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艘两万吨级货轮下水

1971年6月27日,我国自行建造的2万吨级货轮“长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完工

1971年9月,我国首次建设的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道全部完工,全长667公里。

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它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l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青蒿素对疟疾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突出疗效。

我国第一条“地下大动脉”建成

1973年9月,我国第一条“地下大动脉”——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并顺利输油。大庆—秦皇岛输油管道,北起黑龙江,纵贯吉林、辽宁两省,南到河北,穿越四省,全长1152公里。它像一条地下长龙,穿过江河、山岭、铁道,从松嫩平原一直伸展到渤海之滨。这条输油管道的建成,有利于减轻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的压力,加速其他各种物资的运输,保证大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管道建设积累了经验。

袁隆平培育杂交稻首获成功

1973年,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是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育种突破,对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以及缓解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贡献巨大。袁隆平先后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大港、胜利油田相继建成

1974年5月15日,大港油田宣布建成。大港油田位于华北东部滨海地区。从1964年起,近万名石油工人在盐碱荒滩上安装井架,开展勘探工作。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在这个长期被认为没有油的地方找到了油田。1974年9月28日,胜利油田在中国渤海湾地区建成。这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的国内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大港、胜利两个油田的开发建设,对于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改变我国的燃料构成和燃料工业布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1975年2月4日,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该水电站在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地处西北高原黄河上游。刘家峡水电站大坝高147米,能蓄水57亿立方米,总发电能力为122.5万千瓦,一年能发电57亿千瓦时,比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一年的发电量还多。

胜利油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