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计划在实施期间,跨越了由“文革”至粉碎“四人帮”及拨乱反正的重大历史转折,致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亦随之变化。“五五”计划的制定开始于1974年,并没有独立的文本,它包含在《1976年~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之中。此纲要直至1977年12月才被下发。
“五五”计划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建设处于恢复发展时期。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也作了较大幅度的相应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从1979年起要用3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五五”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五五”计划之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翻开了新的篇章。
“
第五个五年计划,简称“五五”计划(1976年~1980年)。“五五”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五五”计划之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翻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