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9月27日 星期

中秋简史


在春节、端午等几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它包含的许多习俗,大都拥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梦粱录》中也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为此夜月色往往比平时加倍明亮,又称为“月夕”。

中国的节日时间,不少跟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节也叫月亮节、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恰逢秋高气爽,祭月、拜月、赏月……都是人们情怀的自然抒发。

中秋节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狂欢的节日。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许多店铺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酌酒高歌。中秋夜,例行的宵禁也被取消,夜市通宵营业,赏月游人络绎不绝。

明清时期,中秋节风俗更加盛行,形成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江南则习惯以素斋供月,旁边还要放上一碗凉水。拜月后,妇孺以指蘸水涂在眼睛上,希望眼清目明。

另外,过去中秋节还是店铺算账盘点、给员工结算工资的日子。

晚综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