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星期

“六五”期间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
葛洲坝一期基本建成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当时我国长江干流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70年12月开工,经过10年的努力,已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1981年年内取得了截流、通航、安全度汛和发电等重大胜利。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和机械制造已达到新水平。

发射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这一成果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第4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首次人工合成人胰岛素原C钛

1981年11月,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人胰岛素原C钛,并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填补了国内生物化学和医学科研的一项空白。

海南岛被列为对外开放区

1981年11月底,广东省决定,海南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商在海南岛投资给予优惠待遇,以加速这个宝岛的开发建设。开放海南岛,是继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步骤。

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它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5月27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这18名学子是中国诞生的第一代自己的博士。我国自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18名博士,并有近1.5万人获得硕士学位,32万多名大学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

新中国第一支股票发行

1984年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设立,并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股金。飞乐音响的股票成功发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公司纷纷仿效。

我国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这是继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后又一次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

“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打破国外23天定点的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轨道转移、同步定点技术的国家之一,并结束了中国长期租用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

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建成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基地,每年都有科学工作者来这里度夏或越冬,从事各项专题性的考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各种设施却缺一不可,因此有人称长城站是一座微型的袖珍城,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长城站位于南极的乔治岛,我国科学工作者之所以在这里选址建站,是因为这里有充沛的淡水源。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81年1月3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大江龙口截流。

▲建设中的烟台。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