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众多饮品企业紧跟市场变化,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手段,以互联网思维“玩转”线上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伴随消费习惯的转变,个性化、品质化已成为饮品消费新特点,相关企业要瞄准市场新变化,加大营销方式创新力度,同时紧跟社交网络、粉丝经济的发展,拓宽消费场景,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新需求。
“重做”传统行业
说起今年较火的饮料品牌,许多人会提及“元气森林”。作为一个成立仅4年的新兴品牌,元气森林以“互联网+”的模式在电商平台上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元气森林的销量超过8亿元人民币,在今年“6·18”促销中夺得了天猫饮料类目的销量冠军。
业内人士指出,元气森林精准判断消费趋势,擅长在新的流量渠道做营销,“产品+营销+渠道”是其崛起的关键。比如,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渠道广泛“种草”,产出相关短视频和图文内容,吸引消费者尝鲜。
打造“粉丝经济”
在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是一种得人心、见效快、扎根深的好方法。以高品质产品为核心,借助互联网运营手段,发展属于自己的粉丝和社群,是传统行业需要掌握的新型营销思维。得粉丝者得未来,得社群者得未来。不能只有消费者,必须有粉丝,粉丝怎么来?需要做好“产品认知”这项功课,产品的品质和文化深入人心,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粉丝。粉丝与粉丝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社群。
当下,众多饮品企业在粉丝运营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如酣客酱酒从起步阶段就以粉丝为运营核心来拉动消费,通过厂家、粉丝、消费者三者的联动,不但加快销售速度,也打通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壁垒。
而喜茶、奈雪的茶这些新式茶饮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新宠,也离不开社交营销和粉丝经济的功劳。比如,喜茶打造了不同风格的门店,不但颜值高,而且提供沉浸式体验,激起消费者的分享欲,使实体店成为消费者的网红打卡点,为年轻人提供社交谈资,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传播媒介,以低成本获得流量裂变。
当前,饮品行业的整体电商化程度还较低。商务部公开数据显示,该品类网络销售渗透度低于5%。专家表示,饮品企业向线上转型是大势所趋,应抓紧把握时机,积极探索新型互联网推广手段和数字营销策略。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