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

寒露已至 注意保暖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3时55分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此时节,霜染红叶,杂树萧疏,蝉噤荷残,夜凉如水。

专家介绍说,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它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气,也是天气由凉变冷的表征。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夜晚,地面产生的露水将会凝结成霜。如果说白露节气是炎热到凉爽的标志,寒露节气则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

食在寒露:吃螃蟹、喝寒露茶

寒露节气的习俗不太多。秋深了,倒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但螃蟹不宜多吃。

有的地方,则有喝“寒露茶”的习惯。据说,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道,颇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寒露时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这时人们应注意防秋燥,于是,民间也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

也有文章称,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值得注意的是,农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此时菊花基本已经普遍开放,所以,登高、赏菊称为寒露节令的一大雅事。

防秋燥,饮食应润肺益胃

过去,在人们的认知中,寒露到来后,在自然界里,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要做出一些调整,适应天气变化。

比如,有一种关于养生的说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天气干燥,在饮食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注意饮食平衡的基础上,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此时,可以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适当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等具有益胃生津功效的食物;蔬菜则可吃胡萝卜、冬瓜,或海带、紫菜等。

“一场秋雨一场寒”,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由于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强,要坚持锻炼身体,适时增添衣物,不宜再赤膊露体或赤足穿凉鞋,要格外注意腹部、背部及足部保暖,预防感冒发生。

晚综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