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

烧窑


□宋守业

有人说,砖坯与砖,就差窑里一把火的距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家一时兴起了烧窑盖瓦屋的事儿。

那时村里烧窑的地方有两个,一是西地临河沟的那座老砖窑,另一个是村东头建的新砖窑。这两座砖窑的共同特点是,窑内四周由砖头砌成,就像宝塔的圆顶,外形像个巨大的褐色蘑菇。只是村东头的那座砖窑不知什么原因,烧出的砖容易碎、不结实,所以老家人烧砖都爱用西地那座老砖窑。

至于西地的老砖窑是何时建起来的,因为窑龄较长,我不得而知。但建村东头那座砖窑时的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它先用许多黄土堆成一个圆锥状,然后用生石灰、黄土和成泥,在圆锥形状的土堆上把砖立着砌一层。在砌砖过程中,要在土堆下部的一侧砌出一个拱形门,并在顶部留一个圆形的开口。等到圆锥形状的砖层完全凝固,再覆盖上厚厚一层泥土。之后,把砖层下面的土全部掏出来,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圆锥形窑洞,这就是摆放砖坯的地方。窑洞内放砖坯时,要按顺序一层一层地摆,不能太瓷实,也不能太虚,还要留烧火口、上火口、烟道和水道。

待砖坯在窑洞内摆放好后,就可以点火烧窑了。烧窑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烧,必须有专门的师傅。当时村里有一个烧窑师傅,我管他叫大哥。据他说,烧窑,关键是把握“上火口”的火苗,看“火苗”的颜色掌握窑内的温度,温度把握不好,砖坯就烧不好。烧窑的燃料是用烟煤。开始火力不能大,一天一夜后可加大火力,逐步把砖窑内的温度提高到上千度,连烧三至五天才可停火。

停火后,如果需要红砖,就不用往窑内注水。如果需要青砖,就需要通过窑顶设置的水道往窑内注水,这就是所谓的洇窑。按当时老家人盖房多是用青砖的习惯,所以在烧窑时,都少不了洇窑这一环节。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刚出窑的青砖总是裹着原始、醇厚的泥土气味,被人们一摞摞、一垛跺码在老砖窑周围的空地上,显得是那么的素雅、沉稳、古朴和宁静,更给人们带来了盖新屋,住新房的美好希望。

然而,就目前看来,过去那种用砖坯烧窑盖屋之事已显得不够科学,存在严重破坏耕地、污染环境、消耗能源的诸多不足。环保砖、页岩砖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出现,已把烧窑这个事儿催化成了历史。但我相信,洇窑时所产生的一股股升腾的白烟,一定会化作一汩汩萦绕在心的乡愁激励着人们不断去创新,还有那一炉炉炽热而红彤的窑火,也一定会把人们的创新之路映衬得越来越光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