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敏
郇(huán)谟,原名“旬”谟,他虽布衣,无官无职,却帮助唐代宗李豫完成铲除宦官专权的鱼朝恩,消灭宰相元载豪横贪腐的文官集团,为大唐中兴扫除障碍。李豫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他任意选择官职,他毫不犹豫拒绝了,请求回乡耕读并教书育人。于是,唐代宗只有慷慨赐姓于他“郇”。“让他当帝王的耳朵,扎根民众之中,去民间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百姓的诉求。同时,他也要做帝王的一把刀,为其斩尽天下贪官污吏,稳固大唐江山。郇姓谐音还,暗寓旬谟协助大唐陛下还令于天下。”这是木讷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布衣郇谟传》尾声中的记载。
郇谟出身贫寒之家,参加大历年间第一场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可笑的是考试时邻间的李文才考中当年的状元,后来发现状元的文章是郇谟的。这场科考舞弊案,让郇谟及众多学子牵连入狱,后来虽化险为夷,郇谟被救,皇上宣布他无罪释放,但终生不得科考,所幸得到当朝宰相元载的赏识,做了相府的门客。
为除掉鱼朝恩的宦权势力,郇谟替元载出谋划策,最终铲除了鱼朝恩。不过,这不是他的初心,他的信念是为囯为民。元载作为宰相,才能是出众的,但随着势力壮大,私欲膨胀,忘了初心,他多次以假乱真笼络郇谟,甚至以女儿相许,帮他置办家业,安置父母。当他发现这个后生与己不同道时,又恨又佩服,也很无奈。郇谟也很挣扎,不想辜负这个如父一样待己的长者。可是恩情与百姓相比,私欲与公利相比,他心中的天秤倾斜了,良知法律让他明白,公私要分明。
他知道元载及党羽曾经参与科考舞弊案时,才答应做门客,收集很多证据,在元府做谋士也间接掌握了元相集团买官卖官的罪证,这让一个有理想的青年难以忍受。他找到朝中正义的官员刘宴及李栖筠共同谋划,以哭街的形式揭露元载罪行,最终功败垂成。郇谟被驱出元府,父母遭遇不幸,连自己也惨遭追杀,又一次入狱,差一点命丧牢狱,后来被皇上救起。他下决心以死扳倒贪官污吏,可谓步步惊心,终于在皇上的批准下,与刘宴、颜真卿等共同策划,元载倒了,抄出的家财万贯,连皇上都咋舌,有的珍宝皇宫也不曾有过。
郇谟作为大唐布衣,无官无职,却有宰相之才,恪尽职守,帮助代宗除掉两个大奸集团,足以彰显他的政治理想及政治才能。但元载事件之后,他拒绝入朝为官,把皇上赐的钱财都捐赠穷人和用于乡村办学,自己过着务农教书的平常生活。他培养的李吉甫,成为大唐中兴正直有为的名相。虽为布衣也依然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
捧读《大唐布衣郇谟传》,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在生动的语言中,我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人性的光辉,但他崇高的政治理想熠熠生辉,照耀历史的天空。
郇谟以另类的形象名垂青史,成为一个伟大的布衣。这与他受到的传统教育有关,学而优则仕,做个好官:尽忠陛下,造福于民。更与他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家国情怀引导教育,而不是利欲熏心地苟且偷生。在父母明白郇谟铲除元载集团势力是在为国除害时,为了消除郇谟的顾虑,他们双双自焚,以生命支持儿子的理想,惨烈而悲壮!如此深明大义的父母,怎么不会有如此胸怀天下的儿子呢?
《大唐布衣郇谟传》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有历史味道又有独特视角,是一部难得的长篇历史小说,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大唐布衣郇谟传》
木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