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此前一段时间,广东、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陆续发布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强劲
近日发布的《百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报告》显示,我国线上服务新模式蓬勃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应用于生产、物流、教育、医疗等领域;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引向深入;新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
从全国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3月份以来,月均增速达到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
各地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发布数字经济相关规划。例如,《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提出,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化大都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到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浙江省今年推动出台了《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多项政策举措。“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加速上马,带动了通信等相关产业高速增长。
“传统经济往往更注重热门行业、顶尖行业,容易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同质化现象。数字经济不只关注热门行业,数字经济能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地即使经营非热门行业也有利可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