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迎来了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冬至节气期间是一年中养生的好时节,是健康“储蓄”的最佳时段,也是一年中重要的进补时机。多穿衣服多保暖似乎已经是基操作了,在这种寒冷天气下,我们更应该注意一下健康运动和合理饮食的结合。
知道多一点
一九:12月21日~12月29日
二九:12月30日~1月7日
三九:1月8日~1月16日
冬至养生三原则
养肾应少咸多苦。寒冷的天气进补,饮食应少咸多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养胃要少寒多温。天气寒冷,胃肠疾病易复发,冬季进补应驱寒暖胃。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食补中采用温补类粥品进行调理,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养神要早睡晚起。冬季应早睡晚起,着眼于“藏”,不轻易扰动阳气,也不过度忧心操劳、躁动心神。
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冬至饮食调养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橙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冬季适宜的水果:梨。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选,它含苹果酸、柠檬酸、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功能,秋冬季服用最为合适。但是,因为梨性寒冷,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冬季适宜的肉:羊肉。羊肉偏热性,冬天吃可以补肾、强身、御寒。
冬季适宜的菜:大白菜。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
饺子暖人心 汤圆暖人胃
冬至,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们的主角——饺子和汤圆。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北方的冬天尤其的寒冷,但是只要屋内张罗着做饺子,和起面,扯出一张一张饺子皮,孩子大人围坐在桌边,浓浓的香味,暖暖的家味,别提多温暖了。
不同的是,南方可能更钟情于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雪白的糯米面团,包裹上芝麻或是红枣,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口甜糯暖胃。
晚综
■小贴士
防寒保暖 多晒太阳
冬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最重,要多着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气入侵。“动则生阳”,阳气足,寒邪就容易排出。冬季可以选择天气晴好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此外,冬季也应多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
下午4时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