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品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3月17日 星期

家有“老文青”


□刘亚华

我和姑姑一直很亲近,不仅是因为小时候我在她家住过一段时间,结下了很深的情谊,还因为姑姑是个阳光向上、有追求、爱读书的老文青,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

姑姑今年58岁,是父亲五个姊妹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她天资聪颖,喜好文学。从小,我就知道姑姑喜欢读书,成绩极好。但她高中刚刚毕业,就被爷爷“勒令”顶了职,在县里的日杂公司上班,两年后结婚生子,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杂公司倒闭,姑姑下岗。她不甘心命运的捉弄,摆过地摊,卖过小菜,开过服装店,经营过早餐馆,虽然生活窘迫,但我那爱读书的姑姑,却总是抽空吟诗作文,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文青”。

姑姑家有个小书房,忙完一天的事后,姑姑就会泡上一壶茶,待在书房里,写字看书。那年我求学住在姑姑家,对姑姑这种行为很是不解,毕竟那年她刚刚下岗,生计都成问题,还有闲情逸致看书,在我看来是非常不正常的。姑姑说:“古人都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至于被生活打败。”

正是因为我和姑姑有着相同的爱好,很多我不愿意跟爸妈商讨的事,却总喜欢跟姑姑说。当年,高中时爱上那个小伙,我连好朋友都不敢说,却说给姑姑听,谈的男朋友,也要姑姑第一个帮我把关。我喜欢跟她分享我的秘密、成功和快乐。

不久前,姑姑写了一篇《我的作家梦》,她在这篇文章里说:“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也许,我的文学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一篇作文,别人绞尽脑汁需要两个小时,我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读。10岁那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故乡的白杨堤》,发在市报上。40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能背诵出里面的段落:‘每当我站在高高的白杨堤上,望着白杨树挺拔的树干,我就会想,我要像白杨树一样活着,迎接人生的风雨;我还会想,将来,故乡的白杨树,不仅要长在我的文字里,还会长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读着姑姑的文字,我再一次被震撼了。姑姑兴奋地告诉我:这几个月她在学电脑,这篇文章是她自己在电脑上打出来的。我想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努力学习的样子,眼眶瞬间有些湿润,哽咽着说不出话。

姑姑,活到老,学到老,您是我的骄傲!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