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3月28日 星期

大妈“碰瓷”反转 究竟该反思什么


□陈广江

近日,网上热传一段“车祸”视频:一个小女孩开玩具汽车时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大妈,结果大妈坐地不起,有网友称“碰瓷新高度”。据悉,事件发生在重庆巫山境内,老人在倒地前被玩具车擦到过,小女孩父母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医,确诊骨折,并非碰瓷。老人还婉拒了对方更多赔偿的提议。目前老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新华网)

一夜之间,剧情反转。尽管大妈“碰瓷”真相和网络的自净能力都令人欣慰,但反思不能停。因为并不是所有老人跌倒事件都能打捞出真相,也并不是所有老人都像这位78岁大妈那样通情达理。那么,究竟该反思什么?

面对“大妈被玩具车撞后坐地不起”的视频,网友几乎本能地站在了小女孩父母一边。真相大白之后,人们才惊呼错骂了大妈。事实再次证明,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偏见思维要不得。

近些年,“老人碰瓷”反转事件并不少,每次都引发热议,慢慢地,“老人变坏”或“坏人变老”的论调大大减少。但个别的剧情反转难以为老人群体正名,毕竟现实中“扶不起”“不敢扶”现象仍存在,行车记录仪的热销也是证明。

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只有一个:尽可能避免老人独自外出和摔倒街头。老龄化时代,不是老人变坏,也不是坏人变老,而是老人变多了,摔倒的总是老人,“碰瓷”总会发生在老人身上。这位大妈78岁了,年纪不算小,连玩具车都能导致其摔倒并骨折,说明身体可能不太好。这样的老人独自外出,摔倒几率大大增加。

正视老人摔倒是大概率事件并尽可能避免,才是“碰瓷”反转事件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2014年,美国纽约市卫生局公布一项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摔倒是老年人受伤的主要原因,最容易摔倒的地方是家里,而卧室是最常见的摔倒地点,减少老年人摔倒要以预防为主。在家里摔倒不是新闻,在街头摔倒或被碰倒才是新闻,因为这可能引发“碰瓷”“扶不起”等问题。

如何预防老人摔倒,不仅是知识和技巧问题,还关乎子女的孝心以及政府的服务水平。比如,老年人应经常适量运动,亲友应该多关心老人,老人最好不要独自外出等,关键是子女亲友要上心。另外,全社会应把预防老人摔倒当成重中之重,政府要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把老人摔倒事件扼杀在萌芽中。

老龄化仍在加剧,如果我们不重视如何预防老人摔倒,而是一味在道德领域纠结,老人摔倒或“碰瓷”事件还会发生。此外,全社会还应尽快弥补急救知识和技能匮乏的短板,敢扶还要会扶。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