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28日 星期

“公考禁在职”有何深意


□吴龙贵

今年以来,20余省份密集启动了2016年公务员“省考”的招录工作,一些省份今年的公务员招录扩招幅度较大。在公务员“国考”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的背景下,多省份今年的公务员招录,也仅向“体制外”开放,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详见3月25日本报03版)

继“国考”首次提出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之后,多个省份的“省考”也出台仅向“体制外”开放的政策,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两者有着基本相同的逻辑。一者,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公务员考试终究有其特殊性。相比于社会人员,在职公务员由于身在体制内,更加熟悉公务员系统的话语体系,无疑要更有优势,这会影响到公考的公平。二者,如果允许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省考,一旦考上,他们原先的岗位就会出现空缺,又需要重新招录,从而引发连锁反应,这势必会影响行政效能,以及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基层公务员倘若始终处于人心浮动、动荡不安中,将会造成人力和行政资源的双重浪费。

国考、省考禁止在职公务员报名,是公考的内在要求。公务员考试一方面承担向体制内吸纳人才的职责,另一方面也是有志于行政事业的社会人员走进体制内的制度化通道。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决定了公考应当面向体制外,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选才范围的宽广,有足够的新鲜血液补充进体制内,从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和创新力。如果在职公务员能够与社会人员同场竞技,那么由于他们更具公考的应试能力,必然会挤压社会人员的上升空间,这就容易形成公务员系统人才流动的“内部循环”,固化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政积弊,也会使公考的意义大打折扣。

公考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引发了一些基层公务员的不解,这样的抱怨并非不可以理解,基层公务员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公务员招录改革显然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只有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都畅通起来,公务员体制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和创造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