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4月21日 星期

设妙计 帮孩子戒网瘾


□青莲

两个月前,赵先生求助,12岁的儿子迷恋电脑,而且鬼点子层出不穷。为了玩电脑,儿子编出无数理由,最后竟然使出了调包计,把笔记本电脑包里装上几本厚书,电脑却藏在他的被窝里。第二天妻子掂着电脑包就走了,到单位打开一看,竟然是几本书,气得脸都绿了。赵先生坦言,他这个当爹的做得很不到位,每天忙于工作应酬,陪儿子的时间很少。儿子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婆一味的温情教育和唐僧般的唠叨显然不行,于是他决定担当起教子重任,并积极向知心姐姐团队求助。

赵先生在知心姐姐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一套戒除儿子网瘾的巧妙办法,并对家教方法进行一次全面改革。

第一招,召集家庭会议,实施优点轰炸。当晚,小赵放学回家进门一看,感觉气氛不对。姥姥、姥爷、老爸、老妈个个表情严肃,小赵不由得谨慎起来。赵先生首先宣布了这次家庭会议的原则是民主和相互尊重,不动怒,不指责,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接着,让儿子说说自身存在的优点、缺点和对父母的要求,几位家长分别进行补充。当然是补充优点多,以鼓励为主。之后,赵先生让儿子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分别写下来。赵先生严肃地指出儿子因调包给妈妈工作带来的严重后果,郑重警告儿子,坚决不能有类似欺骗行为,玩电脑必须向父母请示。然后,赵先生和儿子通过民主协商,达成了玩电脑的协议:平时不玩,周五晚上玩两个小时,周六、周日分别玩三个小时。儿子表示坚决遵守,如果违约,愿意接受处罚。

第二招,严格奖罚,建立规则。为了试探儿子的定力,赵先生专门把电脑放在书桌上,做了记号之后和老婆出去散步。回来再去看电脑,发现有稍微移动的痕迹,立即质问儿子是否动过电脑。儿子开始不承认,立即让他看做的记号,电脑不仅有移动的痕迹,且微微发热。铁证如山,不承认都不行。儿子只好乖乖地接受违约惩罚——扣发20元生活费,洗碗一周。

第三招,合理引导,陪伴成长。有网瘾的孩子主要是缺乏亲人的陪伴,或者得不到肯定,找不到兴趣点和成就感。因此,赵先生鼓励儿子打乒乓球,每逢周末都陪他去练球,与他分享球星的成长历程,让儿子从中领悟成功的真谛。由于增加了与儿子的沟通,父子关系逐步好转,小赵也从典型宅男变成了体育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引导,小赵的网瘾果然在不知不觉戒除了,上课精力集中,学习成绩进步,学习信心也明显增强,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成长之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孩子成功的源泉。但是,许多家长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式而焦虑不安,有的家长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束手无策。为了给广大家长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汲取家教智慧的平台,本版特开设《智慧家长》栏目,邀请漯河知心姐姐爱心家园志愿者团队的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老师,针对家长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知心姐姐热线电话:3179000。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