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摆放大量液化气罐。本报记者 齐 放 摄
本报讯(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4月27日下午,市燃气管理办公室接到市长热线转的举报线索后,进行暗访摸排确认,于28日上午与消防部门联合,依法取缔了一家特大非法倒罐充气的窝点,查获大小液化气罐109个。
屋内外摆放大量液化气罐
4月28日上午9点,记者跟随市燃气办和郾城区消防大队执法人员,来到郾城区商桥镇南商桥村。
南商桥村的大街也是镇政府所在地。这条宽阔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饭店和村民自家开办的小超市,后面居住着村民。在村东头路北的第一家民房与107国道距离不过20米,这几间破旧的平房并不引人注意,门头上悬挂着破旧的电子科技服务的招牌。
执法人员上前敲半掩的木门,没人应答后推开,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急忙上前查看,两个插有管子的高大的液化气罐,把未关的阀门关闭,并释放出残留在倒气胶管中的液化气。
“现场情况看,刚才有人在屋内正倒罐充气。看到我们到来后,从后门溜走了。”执法人员说。
进入房屋内,满屋子的大型液化气罐令在场的所有执法人员感到震惊。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矗立着30多个大型液化气罐,而且每个约有1.4米高的瓶内都罐满了50公斤的液化气。
屋内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后院脏乱的空地上放置着更多的液化气罐,有十几个净含量50公斤的大型液化气罐和50多个净含量15公斤的小型液化气罐。这些气罐中大多数外面已经锈迹斑斑,连瓶体外的字迹也模糊不清。
院墙的一角,记者发现了一个小型灭火器。“这是一个汽车上的微型灭火器,压力表盘上的指针已经指到了红色区域,显示灭火的功能和效果已经没有或者大打折扣了。”郾城消防大队参谋郭辉说。
经执法人员现场清点,共有50公斤液化气罐49个,5至15公斤液化气罐60个。“非法灌充点竟然储存这么多液化气罐,令人震惊!这是目前郾城区查处的非法倒灌窝点中最多的一个,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郭辉告诉记者。
液化气罐被暂扣
市燃气办的工作人员对钢瓶全部清点后,决定暂扣装满液化气的气罐。他们调来了三辆车,把46个50公斤装的液化气罐和10个15公斤装的液化气罐,全部拉回市区一家液化气站安全存放起来。
现场执法时,有村民过来围观。对于这种私自灌充天然气,一些村民竟然觉得不会造成危害。“不就是把液化气从这个瓶子灌到别的罐里,看着也没有什么危险,我就经常来灌气。”一位村民说。
市燃气办工作人员告诉村民:“这些气罐中的液化气液体一旦泄露,就会迅速膨胀数倍变成气体,遇到明火、开关电源或者静电等会发生爆炸。这么多的液化钢瓶如果爆炸,威力相当大,方圆几百米都会被夷为平地。”
当执法人员准备暂扣装满液化气的气罐时,一个自称是店主亲戚的中年女士,过来询问执法人员将如何接受处理。至于店主去了哪里,她表示不知情。
市燃气办执法人员表示,根据《河南省城镇燃气管理办法》,禁止用贮罐、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燃气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燃气。违反规定者由燃气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市燃气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允许个人带着液化气罐到液化气站代充,但绝不允许倒罐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