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品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5月5日 星期

在文字里找到抵达内心的路


□常道玉

女作家毕淑敏说过,阅读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第一次接触王东风的文字是那篇关于家乡风光的散文《记忆中的留梦河谷》。从他笔下流水青碧的河谷,我读出了浓烈、奔放的壮美;从茂林修竹的竹海,我读出沉稳、深邃的智慧;从嬉戏玩耍的孩童,我读出了率真、鲜活的灵魂。

近日,又读了王东风的散文诗歌集《心路》。文如其人,王东风的文字亦如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读之,犹如与一位温情而知心的老朋友隔着一壶茶,笑着、调侃着交换彼此的故事。于是便有了《红薯与大米》讲述的那个时代的艰辛和感恩,有了《校花》惊鸿一瞬的美丽,有了《离别情》的淡淡忧伤,有了《谈自知之明》的谦逊和博学等一系列看似无意却有意的文字。更有那魂牵梦萦的小村庄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还有那记忆深处大山一样坚韧的父亲、天使般善良的母亲,以及严厉的师傅、勤劳的妻子、乖巧的儿子,更有着延安、井冈山、鸡公山、大别山、王家大院、夏威夷、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等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在他的笔下,那里的人和事都让我有一种久违了的熟悉感,就好像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很久一样。《爱家》《爱妻》《爱子》则表述的是一位孝顺的儿子、有责任心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温情的男性角色。站在女性的角度,每读一篇这样的文章,心中便生出安全感和幸福感,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字的魅力吧!我始终认为,一篇好文章,不只是带给人一种感动,更应是一种震撼,能让人的心灵完完整整地被洗涮一次才是最真实的,唯有真实才能如此。做事如此,做人如斯,足矣。

人到中年,读书的品位和兴趣已经固定,又因为写博客,阅读的口味越来越重,一般人的字都入不了眼,书也只能挑着看,那些大部头是完全啃不动了。而《心路》那白描、简洁、真实的笔触下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经过千般锤炼的坚定信仰;还有那从闹市到山村,从忧伤到微笑,从直观到感悟,从学习到致用的心路历程,无一不鲜明、丰满。那些看似无华的文字偏偏有一股无言的力量吸引着你把《心路》一页页地翻下去,无法抵抗。这对像我一样喜爱文字的人来说,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启示。他的文章,更多流露的是对家庭、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热爱,镂刻出生活的至真至纯,闪烁着青翠的生命之光,沐之如春雨,品之若绿茶。

我想,在今后的读书写字生涯里,我会用《心路》的清澈明丽,荡涤心灵,继续锤炼出成功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方式告诉别人:生命的快乐源于心灵的高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