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未雨绸缪 备战汛期·防涝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这些地方易积水 暴雨来了要避开


本报讯(记者 王海防)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大雨随时会倾泻到大街小巷。7月22日,市政部门集中总结城区的25处易积水点,提醒广大市民在雨天出门时注意避开这些积水“重灾区”。

市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通过发挥已建排水系统的作用、加强维护并优化雨水管网泵站等方式,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但是遇到长时间、超强雨量的情况下,市区也难免出现积水,这与目前雨水排放能力有直接关系。

这些易积水点并不是说只要有降雨,它就产生。而是单位降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积水。易积水的原因一是超标降雨,二是局部地区地势低洼,另外,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堵塞了排水管道等都对排水造成影响。

早在2014年,本报就与市市政管理处一起为广大市民梳理了市区23处易积水点。有细心的市民会问,怎么比前年还增加了两处?“其实与前年相比,此次梳理的易积水点更加细化了。”市市政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比如2014年的一个积水点:开源新区(泰山路南段、五一路南段、金江路、银江路),今年分拆成3个点。另外,和2014年相比,海河路西段(漯河市骨科医院门前)这个易积水点消失,增加黄河路东段原铸造厂门前的易积水点。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多方努力下,市区排水系统日臻完善。同时,我市还通过多项措施保障城市排水“通畅”。比如开展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排水管道封堵、淤积等隐患,防止人为积水。加强排水管道维护,清淤疏通管道。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祁山路北段汛期积水严重,八一路铁路涵洞附近积水也是个老大难问题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下决心下大力气改造才行。

采访中,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大雨的检验证明,我市大部分区域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达到河南省规定的城市排水防排涝标准。虽然如此,我市排水防涝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集中强降雨时局部区域积水严重,甚至发生内涝。

市区25处易积水点

1.祁山路北段(岷江路至嫩江路)

2.龙江路与嵩山东支路交叉口(淞江新区北出口)

3.淞江路铁路涵洞东、西、南

4.黄河路立交涵洞东西侧即孙庄前

5.青山路与淞江路交叉口

6.黄河路东段原铸造厂门前

7.衡山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以东

8.双汇路与金山路交口

9.湘江路东段(燕山路以东)、工业园

10.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汇工业园

11.八一路(涵洞东西延伸部分)

12.泰山路南段、五一路南段

13.金江路

14.银江路

15.太行山路与湘江路交叉口

16.桂江路与峨眉山路交叉口

17.金三角(柳江医院门前)

18.泰山路漯河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门前

19.东大街(老寨内)

20.大学路与嵩山路交口至汉江路(嵩山路段)和至丁湾桥段(大学路段)

21.大学路西段(太行山路至井冈山路)

22.长江路体育场前

23.西城区(源汇区政府前)

24.高铁站站前广场

25.西城区北大附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