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热血铸军魂·退伍兵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1日 星期

郑卫东:军人素质 成就创业路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杨 旭

海军士兵、公司老板,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却都让郑卫东实现了自我价值。7月30日,记者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见到了45岁的郑卫东,听他讲述退伍后的创业故事。

1992年,郑卫东结束了四年的军旅生活,从北海舰队退伍。回到老家漯河,他成为市棉麻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年的时间,公司效益急转直下,开始分流职工。郑卫东很快做出决定,投身于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商海。

茫茫商海,想要站稳脚跟并非易事。1997年,郑卫东和几位朋友在市区开了一家饭店,但由于经验不足、定位不清,开业后两年便以关门告终。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郑卫东卖过衣服、重新开过饭店,但都失败了,还欠下了不少债务。2007年,在亲戚的介绍下,郑卫东走进市区一家建材销售公司工作,给老板当司机。几个月的接触之后,老板发现郑卫东口才不错,便鼓励他当业务员。凭借自己的努力,第一次接触建材产品的他,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出色的销售业绩,并被提升为销售部副总经理。

在这家建材销售公司待了3年多,郑卫东不仅掌握了销售技巧,还积累了人脉。始终放不下创业梦想的他决定再次投身于商海。2011年11月,郑卫东注册了一家建材公司,和几位朋友一起开始新的征程。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取得不错的业绩。但郑卫东并不满足于此,考虑到建材市场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决定转型。2016年1月,郑卫东和创业团队成立了新公司,以高新科技产品推广及研发为主。“目前,公司与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智慧视窗云平台系统已经在浙江省一些地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投入使用。公司主推的机器人小优也已在食博会上闪亮登场。”郑卫东说。

在郑卫东十几年的创业时光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懊恼。谈及最终在商海取得一席之地的原因,他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在部队4年的锻炼,让他拥有了良好的军人素质,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在沉浮的商海中能够屡败屡战。“很多退伍军人经过在部队的打磨,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只是欠缺发展机会。”郑卫东说,“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退伍军人带着‘部队精神’走向成功创业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