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实习生 朱琳佳
7月30日下午,记者在马路街与交通路交叉口附近的执法警亭见到了正在执勤的刘南希。当时室外温度达到了38℃,汗水已经打湿了蓝色制服,而他却不在意地嘿嘿一笑说“不累,我已经习惯了”。
1988年出生的刘南希2009年入伍,以空军地勤的技术兵种身份在哈尔滨度过了两年的部队生活。“2014年8月,我来到顺河街交管巡防大队,当了一名基层民警。”刘南希说,“我怀念部队的生活,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对我而言就是脱下军装的一种延续。”
“部队的生活对我影响很大,从复员到现在,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着部队的严谨作风,这也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刘南希告诉记者。
按规定平日刘南希的工作时间为早上7点半到岗,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民警要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案件。遇到突发任务,刘南希有时凌晨四点就要起床,而下班时间可能会推迟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是第二天。“这与部队时的紧急集合挺像的,每次执行任务我都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部队中,切实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我也要多出一份力来保证群众的利益。”刘南希说。
刘南希交往一年的女友也是一名基层民警,任职于市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由于工作负责的辖区有所重叠,几次相遇之后我觉得眼前这个女孩就是自己要与其相伴一生的人。由于工作性质,私下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刚见面一会儿,她或者我可能就要被叫走去处理突发事件,我俩也都能互相理解,毕竟咱的工作是要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好在领导比较体恤我们俩,帮忙给我调了班,现在能多一点时间来陪她了。”刘南希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严查酒驾是刘南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刘南希与同事们偶尔会遭受酒驾司机的辱骂甚至暴力。面对这种情况,刘南希一直秉承着“非暴力、冷静处理”的原则,“以人民为先,执法态度还是严谨点好”。
从绿色军装到蓝色警服,刘南希始终将“以人民为先”作为自己的准则,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这种不平凡的坚守,正是维护这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