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

推经典诵读 育有德新人

孩子们正在诵读经典古诗文。
我市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2005年5月25日下午,漯河市隆重举行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万名儿童诵读经典活动。活动共设立三个会场,共有万名少年儿童参加。在市人民会堂主会场,有关领导与3000多名少年儿童一起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场面震撼,引人注目。

经典诵读 闻名全国

此事一经报道,便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轰动,一时间,漯河的经典诵读全国闻名,漯河市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地市级首家“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示范城市”。

据了解,自2005年举行第一届“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集中诵读以来,我市已形成每年在端午节、儿童节前夕举办集中诵读的模式。

经典诵读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举办了十二届,其内容和行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目前我市的经典诵读已经深入人心,不但探索走出一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诵经典、事事讲道德”的良好社会风尚,学经典、写经典、用经典在漯河已蔚然成风。

经典诵读助力青少年教育

2016年6月3日,漯河市第十二届“过端午佳节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集中诵读活动举行,主会场设在舞阳县育才小学,舞阳县四所中小学校的近千名学生参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木兰辞》《少年中国说》等节目字字珠玑、篇篇锦绣,这些华夏经典诗文在孩子们的口中更加流光溢彩,孩子们的人文气质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加卓然。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2005年是我市举办第一届集中诵读,而事实上,我市的经典诵读最早可以追溯至2002年。2002年,我市商业幼儿园把经典文化教育引入课堂,让全园600多名儿童每天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及古诗文,用传统德育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启蒙教育。

2004年3月22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真正把《意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围绕如何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搞了一个专题调研。

调研组深入学校、社区调研,研讨未成年人德育的得失,追踪学生读经典以后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变化。他们发现,诵读文化经典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还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培植下了爱心、诚心、孝心。同时,学习经典文化中关于励志、修身、勉学、处世的经典章句,不少学生自觉修正了不良行为习惯,提升了道德素质。社会对此反映良好,特别是学生家长给予热情支持。调研组调研发现市商业幼儿园的孩子不仅聪明活泼,而且言行举止礼貌得体,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明显不同。

基于这种认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借鉴商业幼儿园的做法和经验,推而广之,扩大覆盖面,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抓手,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典型示范 全面推广

在认真总结商业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后,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市命名了5个经典诵读示范社区、8个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和幼儿园,为诵读活动提供观摩引导。各县区也选定3~5个学校作为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全市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观摩展演等形式,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并命名表彰示范学校30余家。

除此之外,漯河市还组织举办了“中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演唱比赛”、“党政干部古诗词朗诵表演会”、“经典文化进家庭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诵读《弟子规》等中华文化经典被纳入幼儿园德育教学计划,各县区、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积极编写适合少年儿童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如对《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教材,按照年级分门别类编辑成册。我市还积极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人员编写了《字圣许慎》《我们的节日》等校本教材。通过学校领跑、部门推动、家庭参与、舆论引导等形式,经典诵读逐渐成为漯河流行时尚,进一步扩大了诵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带动全社会形成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热潮。

2007年5月,漯河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意见》,经典诵读活动由点及面,由城市到农村,全面推开。

围绕着经典诵读,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具体而有效的寄托,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找到了更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2009年,漯河市荣获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10年,漯河市又将经典诵读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经典文化学习。

在经典诵读的影响下,我市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典型。召陵区老窝镇村民胡彩丽一人照顾七名“父母”的孝行故事感动了沙澧大地,胡彩丽被评为“感动漯河十大年度人物”、全国“身边好人”;还涌现出了全国“身边好人”王金木、“感动中原人物”王淑贞、“美德少年”何家奇、感动鄂豫大地的沙河救人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创新形式 科学诵读

用什么形式推广诵读,真正让学生爱上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受益呢?

根据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只求背诵,不求理解。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他们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用圣人训昭示做人、处事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

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加强诵读指导,为学生总结出有效的经典诵读方法,并引入吟诵、吟唱的方式诵读经典,激起学生很大兴趣;与时俱进,把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列入经典诵读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营造浓厚诵读氛围,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实现“经典上墙”,利用阅报栏、黑板报等宣传古典文摘选粹和优秀古诗文等;把经典诵读与“我们的节日”相结合,借助传统节日强化主题教育,加深对经典文化内涵的理解;学玩一体,寓教于乐,把诵读活动当游戏来做,把经典诗文融入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等,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开设经典舞台,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歌舞、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目前,经典诵读已经形成了全民诵读的氛围。经典诵读在我市已经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促进了城市文化品位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