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

一棵广玉兰的故事


□李彦芹

穿过辽河路和嵩山路口,又踏上了这条熟悉的小路——辽河路北侧的人行道。小路一年中有大半年都绿荫匝地。高大挺拔的杨树摇着满树绿叶,春夏季节,合欢花团团簇簇、粉粉嫩嫩,风一吹,摇落一地风情。正是因为这条小路,我爱上了走路,每天上下班,如果时间充裕,我会走走停停,尽情享受漫步绿色长廊的惬意。

走过路口第一棵广玉兰旁,我总会下意识地看看树身上那个小洞——还没长平,不过已经浅多了,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了。

这个小洞里,盛放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不久前的一天,如往常般,下班从这条小路优哉游哉地步行回家。到了家门口,习惯性地把手伸向包里摸钥匙。这串钥匙有我家的、我妈妈家的、办公室的、文件柜的、教室的,所有钥匙都在这个串上。包里东西再多,不用看,摸索几下准能拎出来。可是这会儿,却怎么也摸不着。把包从肩上取下来,仔细扒拉,连几个小袋子都找遍了,却没有钥匙的踪迹。怎么回事,忘办公室了?每次用过钥匙,我都习惯性地立即放进包里,这样的状况从来没有发生过。明天到单位看看吧。这样想着,给老公打了个电话,等他开门才得以进家。

第二天一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找钥匙。迫不及待冲到办公桌旁,桌子上、抽屉里寻了个遍,没有;急忙到教室,把讲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我心里嘀咕着:难道是丢了?不可能啊,这几天都是两点一线,家——单位,没去其他地方啊!

中午下班,小路风采依旧,我却顾不上欣赏,匆匆赶到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接着找钥匙。可是,把家里角角落落扒遍,钥匙仍杳无踪迹。

下午去上班,我边下楼边想:再做最后的努力,到单位后群发个信息,看看有没有同事或其他班的学生捡到,说不定能“柳暗花明”呢。

走到路口,赶上红灯,心不在焉地等着。灯变绿了,机械地走过路口,一脚跨上道边石,眼睛无意识地往前一扫,咦,前面的小树腰身上挂着个东西!往前走了几步,仔细一看,是一串钥匙!又走几步,啊,我的钥匙!太熟悉它了!它是被一颗钉挂上去的,钉扎得不深,我轻轻一摸,就掉下来了。

寻了近两天了,钥匙串竟然神奇地出现在这里!是谁这么有心?是每天在这条小路上扫地的阿姨?还是上学路过的学生?抑或是偶尔经过的路人?我按捺住惊喜,琢磨着各种可能。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谁,他一定是个心地善良、心思细腻的人,捡到这串钥匙后,想到丢钥匙的人该有多着急,所以把钥匙挂在这么显眼的地方,想让主人一眼就能看到它;那颗钉,他钉得那么浅,一定是怕钉疼了小树。

我往周围扫视了好几眼,一切如常,迎面走来的女人瞟了我一眼继续向前走,骑着电动车的路人面无表情地疾驰而过;汽车等在路口,绿灯一亮便启动、加速,扬长而去……

我心中洋溢的感激无处倾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写封感谢信挂在这里,相信那个温暖的人一定能看到!迅速掏出小笔记本和笔,撕下一张,写下:“谢谢有心的您!每天从这条小路走过,昨天忽然找不到钥匙,单位、家扒拉了无数遍,今天中午忽然看到熟悉的它神奇地挂在这里!感动!丢钥匙的人致上。”还用那颗钉,轻轻把纸片挂在刚才挂钥匙的地方。做完这些,我步履轻盈地往单位走去,边走边不停地回头,真期待捡钥匙的人能立即看到我的感激。

到了单位,我忍不住激动地把这奇遇讲给同事听,一个同事轻轻提醒我:“把家里的门锁换了吧!”我明白她的好意,但我却仍愿相信——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连续两天,那片纸都静静地挂在广玉兰树上,只不过,钉换成了一根细细的树枝。第三天早上,我又踏上这条小路,纸片不见了!是掉到地上被清洁阿姨捡走了,还是被捡钥匙的人取走了?不得而知。我围着小树看了一圈,希望能发现蛛丝马迹,可除了那个小小的树洞,什么也没看到。

抚摸着小小的树洞,我心中有暖流在流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