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

童工现象何时休


□敬庆荣

11月21日,有媒体曝光江苏省常熟市存在服装加工作坊非法雇佣童工现象。当晚,江苏常熟官方对外通报,涉事作坊为无证无照作坊,作坊的工头已经被依法控制,4名童工已妥善安置。经对全市一千多家工厂排查,共发现疑似8名童工。(新华网)

“童工”一词再次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令人不禁疑问,为何童工现象屡禁不止?童工现象何时能止?

究其原因,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使,黑心老板心里有个“歪算盘”,雇佣童工与雇佣普通成年工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用工成本差额,而这一巨大的利益诱惑正是原因所在,他们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非法招收大量童工入厂工作,甚至大胆到随意对其增加工作量,乃至拖发工资;其次是社会监管的不足,童工输出方对儿童外出打工的不制止,输入方对黑心企业的不彻查,均成为童工现象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均难逃其责;再者是贫困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为解决眼前生活的困难,有不少家长主动让自家孩子去外面打工维持家用,甚至不仅不会配合“日常执法监管”,反而可能会帮助用人企业进行“掩饰”。

因此,彻底消除童工现象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应该做的就是要彻查黑心单位,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依然存在使用童工观念的作坊起到震慑作用。同时政府要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同时完善法律的执行和实施环节,使地方政府在打击雇佣童工现象的过程中有具体操作的流程,避免一些部门的不作为。另一方面,贫穷是儿童外出打工的最根本原因,如何消除童工流出地的贫穷现状就又回归到如何精准脱贫的问题中来,扶贫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乡村教育软硬件水平,打造良好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入学适龄儿童及其家长的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将有效改变贫困地区教育缺失现状,让他们不再将教育视为“奢侈品”,而从中看到更多改变人生命运的希望,从而让家长不再短视,乐于成就孩子的读书梦,而不是去让孩子承受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之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