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12月25日上午,由于两名群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东西,网友“明月心”便把这两名群友从群里删除了。没想到,一会儿烦恼就来了。从当天上午8点半到下午2点(其间消停了1小时),每隔两三分钟,网友“明月心”的手机便接到响一声就挂“呼死你”的骚扰。(详见昨日本报06版)
在长达4个多小时里,每隔两三分钟就被骚扰一次,搁谁身上都受不了。然而,面对客户的投诉,运营商称通信公司无法识别骚扰电话,无法阻止这种恶意骚扰行为,建议客户安装杀毒软件,进行拉黑屏蔽。看似运营商给出了解决“呼死你”的办法,但实际上,还得靠客户自己。
“呼死你”是一种新型恶意骚扰行为,已严重影响受害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目前在法律上,对于“呼死你”的处置仍存在一定空白,这就要求立法机构急需完善法律法规,给“呼死你”定性,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其次,作为通讯运营商,应未雨绸缪,提前在技术上做好防范,加大监管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手段制止“呼死你”,不该束手无策,不该仅止于提醒。
最后,对于不慎遭遇“呼死你”的受害者来说,在目前没有更好办法的前提下,一旦遭遇“呼死你”,要么就关机,要么就进行拉黑处理,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