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1日 星期

为你送上 冬日暖阳


□宋宗祧

我小时候身子骨虚弱,又赶上贫穷,所以,冬天喜欢晒太阳——也叫晒暖。但古人风雅,称为负暄。

须晴日,无风或微风,找一处背风的角旮旯,往墙角一靠,就有一种钻热被窝的感觉,通身被幸福笼罩着。如果再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被风之爽,负日之暄”,简直就是活神仙了!

长大以后,离开了农村,住进了楼房,但还是会怀念在乡下晒太阳的日子。有时候还真有一种冲动,想找个适当的地方,拉上几个朋友,和他们分享负暄的惬意。确实,那滋味不同于住暖房和穿皮衣。嗨,冬阳是那样的祥和而温暖!映在脸上,就像父母的手在轻轻摩挲;洒在身上,亦如周身沐浴芳露,很快就由曛入醺,发出此间乐,不思归的吁叹!

殊不知,这个“享受”竟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农夫的“发明专利”。

据《列子·杨朱》:宋国有一农夫,家境贫寒,只能靠服粗麻衣过冬,既不知天下有大厦豪宅,也没见过裘皮锦衣。但晒太阳很有一套,居然晒出了心得,晒出了灵感。一天,他得意扬扬地对他的妻子说:“我发现晒太阳取暖的滋味妙不可言,而这样的法子却没有人知道。要是把它献给我们的君王,肯定会有重赏哩!”对于这个故事,不少人都认为是讽刺农夫,井底蛙一个,没见过世面。其实列子绝没有挖苦穷人的意思,人家那叫黑色幽默。就是让你想笑却笑不出来,后味很苦涩。这样表达出来的老百姓的苦难才更深刻。另一方面,列子又从哲学上揭示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其实,憨厚农夫的想法并非无稽之谈,后世一些名人大咖也都是他的粉丝。这就让我们对农夫刮目相看。当然,最终是对列子刮目相看。列子的寓言质朴得掉渣。乍一看,不着边际,味淡如水;可是当你正要撇开时,却豁然开朗,觉得别有洞天,滋味悠长。就像这篇寓言,寥寥几十个字,但要写读后感和体会,可就洋洋洒洒了!

南宋文学家周密的笔记小说《齐东野语》卷四《曝日》称:“冬日可爱,真若可持献者。”你看,周大学者尚且认定“可持献”,我们还能说农夫迂腐吗?杜甫《西阁曝日》云:“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又云:“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太阳信深仁,衰气歘有托。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白居易《负日》诗云:“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这两位大诗人堪称知农夫者。古人还把冬阳喻为“黄绵袄子”。宋人何斯举在《黄绵袄子歌》序中说:“既晴,邻舍相呼负日,曰:‘黄绵袄子出矣。’”既然冬阳是“黄绵袄子”,其长何止千丈万丈。白居易在《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里模仿杜甫“茅屋”情怀呼道:“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人。”清代医家曹庭栋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说:“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民谚也有“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之说。

应该说,晒太阳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防治某些疾病是有科学根据的。首先,晒太阳可加快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其次,阳光中的紫外线就是“天然消毒剂”。所以,一般而言,人们每天晒太阳30至60分钟好。

北宋名士谢无逸是个幽默的人。他故作神秘地说:“薰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辆……”什么秘勿传,不就是晒暖吗,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呵呵,真逗。

其实,大自然到处都是如梦如幻的画和亦真亦幻的诗。在寒冷的冬天里,我愿意“穿越城市的声浪,推开冷漠的心墙……为你送上,冬日暖阳……”让你蜷缩的身体温暖起来,舒张开来,走出阴冷,走出潮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