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磊
这几天,大家都在置办年货。大街上,人们手中的大包小包,都鼓囊囊的。生活富裕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身边老人们切勿浪费的教导,三四十年前他们忍饥挨饿的故事。生活要节俭,过年更要节俭。
古人云,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也就是说,养成节俭、不浪费的习惯,能让富足的生活保持长久。这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千百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有段时间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就难以调回节俭的生活模式。由此可知,勤俭持家在于平时,更在于大家高兴、容易放松警惕的特殊时段,比如春节。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在自己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理应反对奢侈浪费,节俭过年。
同时,中国人讲究的年年有余,并非剩菜剩饭、剩半瓶酒,而是对生活富足的美好期待,是为不确定的明天做好准备。这也提醒人们不要浪费。
节俭是生活智慧,也应是做人的准则。古人云,俭以养德。节俭塑造的美好品德,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孩子的。春节期间尤其如此。春节怎么过?是浪费还是节俭?大多时候年轻的父母说了算。而父母的举止言行,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角度说,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品格良好,过个节俭年,是所有父母的最佳选择。
那么,怎样过个节俭年呢?
首先,把春节还给亲情,还给家人团聚,还给品朋好友的沟通交流,不要把春节当成吃喝玩乐、放纵自己的时段。
其次,从吃、穿、用等日常行为做起。节俭在细节、在平时,在于养成习惯,且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言以蔽之,春节一家人团聚,应该吃好的、喝好的,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刻,但绝不是浪费和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