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腊月廿三过小年。这天从下午开始,家家户户的主妇们都在厨房里忙活着“炕锅盔”。这“锅盔”其实只是一个厚厚的大饼,这天做得要比平时稍厚一些,而且意义不一样——说是谁家的锅盔炕得厚,来年一定顺顺利利。所以,各家媳妇都大展身手,认真地做好这进入新年的第一道面点。吃晚饭时一定要对自家的锅盔赞不绝口:好吃好吃,焦香焦香!朋友说去年春节前她去香港,在飞机上看到一个老太太带了几个圆圆厚厚的“锅盔”,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唯恐弄坏了。老太太说:“俺闺女好几年没回来了,早就想吃这个,我就在家做几个给她带过去。”千里送“锅盔”,这份亲情爱心,这份乡思乡恋,让“锅盔”变得沉甸甸的。
腊月廿九是“翻身”的日子,家家户户要油炸食品:角果、油饼、鱼块、丸子等。看着食物在油锅中翻滚,老人们心里都在默念:翻身了,灶王爷保佑咱家明年运气好!所以,出锅的第一个食物一定不能自己吃,要扔到灶膛里敬神明。此时说话也必须柔声细语,小孩子不可乱说,以免冲撞神明。
年三十的饺子必定要吃的,虽说都是萝卜多肉少,但吃起来真香!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家家户户的厨房就开始飘香了,不过这顿饭可是爸爸们做的哦!女人们忙碌了一年,新年第一天有权利睡个囫囵觉。其实她们躺着也睡不着,这些男人们有几个精通厨艺的?往往小声问着:饺子下多少够吃?先做啥菜?这个菜里放醋不放?笊篱在哪儿呢?……呃,你啥时候起来啊?
按照习俗,新年第一碗饭要恭恭敬敬端给长辈,我家和爷爷家离得远,作为男孩子,弟弟总是天不亮就端一大碗饺子送去,当然,压岁钱是少不了的!所以,这个任务他总是抢着去执行。
年的味道伴随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每当想起,都会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