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按照漯河老规矩,过了正月十九才算过完年。年过完了,这个没有鞭炮声伴随的春节,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安全过年 相关事故大幅减少
“小年和春节期间,城区没有发生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实现了零燃放。”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办公室副主任耿忠良欣然道,我市迎来一个难得的晴朗、和谐、宁静的春节,广大市民移风引俗,开启了文明过节新风尚。
据介绍,今年春节期间,119消防指挥中心未接到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火险警情,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
“去年春节时,我们接到十几起因燃放烟花爆炸而炸伤人的事故求救。”120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未接到禁燃区内因燃放烟花爆竹伤人事故的求助。
空气质量好转 迎来更多“漯河蓝”
“禁燃”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如何呢?据环保部门数据显示,整个春节期间,市区空气质量同比好转。1月27日(除夕)13:00至1月28日(初一)12:00,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一般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峰值和污染持续时间均比去年有所降低,SO2浓度同比下降71.7%;NO2浓度同比下降13.9%。春节期间,我市空气质量大幅好转,蓝天比往年成倍增加。
垃圾少了 环保工人轻松许多
“往年光扫炮纸垃圾一个小区门口就能扫几车,今年春节根本见不到放炮带来的垃圾。”2月16日中午,市区黄河西路,环卫工人朱冠中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往年除夕、初一、初五、十五这几天,许多人在黄河广场从早放到晚放鞭炮玩,他和同事们只能不停歇地弯着腰扫啊扫。从清晨5点一直打扫到上午11点都打扫不完。
“今年从5点扫到7点基本就打扫完了,地上几乎没有炮纸皮,打扫起来轻松许多。”朱冠中露出了满足的笑,“与以往相比,工作量减了七八成还多。”
环卫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初一一天,禁放区内因未燃放烟花爆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垃圾近200吨。
环保过年 市民拍手称快
在市直一家单位上班的王丽娟告诉记者,去年入冬以来,我市几场重度雾霾让市民吃尽苦头,我市执行“禁燃令”理所当然,许多市民也能理解和遵守规定,所以春节才都不燃放鞭炮了。
污染环境、噪音扰民……采访中,曾饱受燃放烟花爆竹之苦的许多市民,对于今年的禁放令大都拍手称快。许多市民表示,低碳环保也能快乐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