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辉)我市治理水污染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破解治水难题?昨日上午,国家重大水专项“十三五”淮河项目组专家莅漯,对漯河当前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把脉问诊”。
我市属于淮河流域,共有8条河流,7个出境断面。从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举措,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渐暴露出一些技术、财力和人力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确保水质持续稳定达标仍面临较大压力。
国家重大水专项全称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此次莅临的国家重大水专项“十三五”淮河项目组由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爱民率队,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领域有较高声誉。针对漯河遇到的问题,项目组专家和市环保局进行洽谈对接,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建议。
“我市拟将两条河流纳入到国家重大水专项“十三五”淮河项目组计划之中,此举不仅能对我市当前的治水工作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将给我市的水污染防治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