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玲
我家在颖河边上。颍河北岸有许多苇子,苇子丛里栖息着野鸭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水鸟。颍河南岸有很多稻田,稻田里有鱼、虾和螃蟹。
我们那里用来包粽子的是青青的苇叶。记忆里,端午节的前几天,父亲就去河边采苇叶。把那种叶子宽宽的苇叶采下来,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洗干净了,放在竹篮里拿回家,用热水烫了,包粽子。粽子煮熟了,父亲首先分几个给我们姊弟,让我们解馋。然后,父亲把其余的粽子盛在竹篮里,盖上一张荷叶,提到二十里外的县城卖,换几个钱,贴补家用。
颍河水很清澈,细沙和卵石铺底,岸边有许多泉眼。人们在地里干活,累了、渴了,就会到河边洗脸,在有泉眼的地方喝水。掬几捧清凉的河水,浇在脸上,舒服。端午节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姊弟还在睡梦中,父亲就提着白瓷水罐去颍河边了。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端午节的河水有神气,用这天的河水洗脸,喝几口清泉水,能够消百病,而且,必须在天大亮前才有效。据说,每到端午节的早上,河边的人就特别多,男女老少站了一河。母亲不舍得我们姊弟起那么早,所以,父亲总是早早地去河边,洗了脸,喝了泉水,然后,打一罐清澈的泉水回家,等我们起床以后用。
端午节早上,吃粽子、煮熟的鸡蛋和大蒜,这是孩子们盼望的。我上高中的时候,端午节不放假,住校的学生不能回家去,大家便会到街上买粽子和鸡蛋吃。我高一的同桌叫李桂红,家在县城里,端午节那天,她给我带了粽子、大蒜和鸡蛋。两个鸡蛋,一个是白煮蛋,另一个鸡蛋颜色比较深,蛋壳是破裂的。看着蛋壳破裂的那个鸡蛋,我还以为鸡蛋坏了。桂红指着那个鸡蛋对我说:“这个是茶鸡蛋。我妈煮的茶鸡蛋特香,你尝尝。”我吃了,真的很香。那是我第一次吃茶鸡蛋。
高中三年,每年的端午节,桂红都会给我带粽子、大蒜和鸡蛋。
高三毕业,我和桂红的高考成绩都不太理想。我留在本校复习,桂红去了另一所学校复习。次年的端午节,桂红竟然骑自行车来到学校,给我带了粽子、大蒜和两个鸡蛋。依然,一个白煮蛋,一个茶叶蛋。那是我记忆里吃过的最好吃的端午节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