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乡村生活,陌生的农村工作,张旭在接受委派时的那种不安并非懦弱,反而体现出他对职责的敬畏,初到葛胡村时的那种豪情并非不切实际,而是体现出他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
农村条件的艰苦、扶贫工作的艰辛众所周知。
在扶贫的攻坚阶段,张旭吃住都在村里,晚上就住在大路边的一间简陋的房间里。他曾向记者形容,每天晚上,路上一过大车,整间屋子都好像地动山摇,吵得人几乎整夜无法安睡。
如果没有一份把村庄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的热情,又怎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与陌生的村庄和群众培养起难以割舍的真情?
群众急需什么,就送去什么,村子缺乏什么,就想方设法创造什么,不讲条件,不为政绩,不走过场,这是一位共产党员最朴素也最真诚的情怀。
从加强党建到建设村室,从“精准扶贫”到关注教育,所图所想,不仅仅是驻村三年的现状改变,更是一个村子长久的发展,这是一位“第一书记”当有的深谋远虑。张旭的驻村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树立起倾听群众所思所想的耐心,不畏困难敢打硬仗的决心,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恒心,永远不忘初心,就没有发展不了的村庄,就没有摆脱不了的贫穷,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