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

中国天眼发现新脉冲星

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10月10日在国家天文台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FAST望远镜已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脉冲星已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也是中国人首次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

作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FAST是我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备之一,于2016年9月25日竣工进入试运行、试调试阶段。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FAST现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及大型同类设备的国际惯例;并且已经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此次发现的脉冲星,就是首批的重大成果。

在这6颗脉冲星中,有两颗是今年8月22日、25日在南天银道面通过漂移扫描发现。其中一颗编号J1859-0131,自转周期为1.83秒,据估算距离地球1.6万光年;另一颗编号J1931-01,自转周期0.59秒,据估算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

据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核心科学目标。“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望远镜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FAST在调试初期发现脉冲星,初步展示了FAST自主创新的科学能力,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时代。”

“通过对快速旋转的射电脉冲星进行长期监测,选取一定数目的脉冲星组成计时阵列,可以探测来自超大质量双黑洞等天体发出的低频引力波。未来,FAST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李菂告诉记者。

接下来两年,FAST将继续调试,以期达到设计指标,通过国家验收,实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开放。同时进一步验证、优化科学观测模式,继续催生天文发现。据新华社

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相关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