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潘丽亚
寒假即将结束,我市各中小学即将陆续开学,这也带动“开学经济”逐渐火爆起来。2月27日、28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文具店、商场超市发现,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教辅类资料摆到柜台的显眼位置。柜台前挤满了正在选购学习用具的学生和家长。
花哨的文具不要买
2月27日,记者走访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和超市。在市区交通路一大型商超一楼门口的流动柜台上,书包、闹钟、水杯和文具等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孩子就要开学了,今天和孩子一起来超市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帮她收收心,也为新学期做一下准备。”正在给女儿购买文具用品的周女士告诉记者。
在该超市文具区,记者看到来这里购买书皮、铅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的有不少家长,各式文具齐全,色彩多为粉色系、糖果色系,让人看了爱不释手。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的销量要比平时至少增加一倍。“快开学了,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超市购买文具。从这两天的销售情况来看,销量比平时增加一两倍。”
“今天,我带着闺女来买文具。她读小学三年级,现在孩子们选文具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长买得很多他们都相不中。”市民谢女士说。
在市区交通路一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内,记者看到文具琳琅满目。该店老板告诉记者:“马上开学了,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买文具,主要是一些本、笔和书包等。”
对于给孩子尤其是小学生买文具,召陵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班主任史馥霞提醒家长,在购置文具时首先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孩子觉得好看就买。文具归根结底要为学习服务,本子的纸质要好,笔书写时要流畅。同时还要注重环保,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材质对人体有害的文具千万不要选择。孩子自控力较差,最好不要选择太花哨的文具,避免分散学习注意力。针对学生自主购物的现象,家长要多做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攀比。
教辅书、课外书热卖
每次开学,中小学各类教辅材料都会在书店热卖,这次也不例外。市区马路街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正在购买教辅书的潘先生告诉记者:“这不,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带着他来选基本教辅书和课外书。现在家长都会提前给孩子购买一些书籍。”
该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学前,是家长和孩子购买辅导书、课外书的高峰期,书店早就将中小学各类书籍摆在醒目的位置,方便市民选购。“这几日销量很好,像作文、同步训练题、课时作业等卖得不错。主要是孩子开学后,平时做题都会用到。特别是一些作文类的书籍,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前来购买的。”
在郾城区黄河广场一家书店,记者看到这里也有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在购买书籍。贾女士正在给女儿挑选教辅书,这几本教辅书不知道买哪本好。“我觉得多看些辅导书、多做些题,孩子成绩会提高,结果花了钱也没达到预期效果。书多了孩子看不过来,一学期下来很多书还是崭新的。”贾女士向记者道出了烦恼。
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来购买教辅资料的人很多,语、数、外这些主课类的教辅书卖得很快,估计开学前后的一个星期,会出现教辅书购买高峰。但是,在目前市面上教辅书大同小异,理性挑选十分必要。购买教辅书在精不在多,并且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一些家长提前为孩子购买高年级教材的方法不值得提倡,教材学习要和孩子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如果单纯讲进度,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何选择兴趣班
每个开学季,也是各种兴趣班进行招生宣传的最佳时机,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兴趣班已经打出招生招牌。钢琴、古筝、美术、跆拳道、书法……各类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
林先生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开学后准备给孩子报个钢琴班,以后学校举行文艺演出她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林先生说。
家住市区海河路紫荆花园的李先生他告诉记者:“我女儿今年12岁,一直在学钢琴,只要她喜欢,我还会全力支持。”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丽提醒,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是否报班以及报哪种兴趣班要因人而异。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孩子,给孩子报各种班都不能贪多。俗话“贪多嚼不烂”,孩子除了在学校的上课时间和写作业时间外,课余时间再被各种兴趣班占用,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李丽表示,其实孩子在自然中,在游历参观中,在有趣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扩大见闻,增长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历练,对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