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明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公布了多个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涉及婚姻登记、慈善捐赠、家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还出台了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飞机的意见。(新华网)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成,国无信则衰。讲诚信既是公民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反观生活中,失信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当事人依靠假结婚、假离婚等实施诈骗、套取利益,部分“老赖”拖欠工程款、工资,考生在重大考试中作弊等等,由于失信成本太低,导致失信问题难以根治。
此次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公布多个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出台多达数十项惩戒措施,这意味着当事人一旦被认定为严重失信,将会受到一系列惩戒,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就拿失信人员被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讲,对于那些热衷于追求“铁饭碗”的人来说,其震慑效果无疑是巨大的,失信也就意味着个人梦想的破灭。
当然,通过顶层设计对失信者形成制度包围,这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通过严惩失信者,倒逼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让“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同时,对于那些诚实守信的典型,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激励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正所谓“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只有把导向树起来、把氛围营造好,才更有助于推动诚信建设,让诚信在社会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