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鹤
成长中的孩子像万花筒,时时给你惊喜。昨晚临睡前我念唐诗,女儿自顾自地看学前班时的绘本,我连读了几遍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念过几遍后,我随意问她,你觉得这首诗哪句最好?
她又让我念了一遍,说:“妈妈,我觉得最后一句最好听”。
“是‘愿为持竿叟’这句吗?”她肯定地点点头。
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有意引导她:“‘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对仗工整,念起来更有画面感,这句不好吗?”
她说:“这句也很好,但我更喜欢‘愿为持竿叟’,因为这句听起来很有勇气。”
“哦,这样啊!”我短暂表示了惊讶,最直观的感叹是:她教我认识另一种观点,进和退都是需要勇气的。一首诗从铺垫到过度,从融情于景到直抒胸臆,落脚处才是心之根本。
有时候读诗,我很愿意询问孩子的看法,因为用她不谙世事的直觉,可以让我领会成人世界忽略或已退化的本真。
表面看我在教她,其实我从她身上学到得更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真实的感悟或体会,都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联系我们。来稿请发至邮箱276339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