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桑榆晚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5月30日 星期
自学音乐 义务教学
73岁张利平: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张利平老人正在操控音响设备。

退休后,他自学吹葫芦丝、弹奏电子琴;学会后,他义务教给艺术团的成员们;为了方便成员学习,他精心备课,并录制了视频教程……他就是今年73岁的张利平。近日,记者采访了张利平,了解他充实的老年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陶小敏

1

退而不休 自学吹葫芦丝

近日,记者采访张利平时,他一身休闲的装扮:暗红色T恤配休闲裤,脚蹬运动鞋,走起路来步伐轻快。

2004年退休时,恰逢外孙、外孙女上小学,张利平每天负责接送学生。“退休前忙于工作,忽于照顾家庭,加之爱人身体不好,我就主动帮忙做饭、干家务,弥补之前对家庭的亏欠。”张利平说,同时,他自学吹葫芦丝,“我本身喜欢音乐,有次去云南旅游时买了两个葫芦丝,回家后就开始自学。”

为了学习吹葫芦丝,张利平买来光盘、书籍,在电视上通过DVD循环播放,一点一点地跟着练习……最终,他花了6年时间,学会了吹葫芦丝。

2

远赴北京 学习电脑录音技术

会吹葫芦丝后,张利平萌生了一个想法:将自己吹的乐曲录下来,但不会使用电脑录音怎么办?张利平特意去北京报了培训班,学习录音。“每次去北京学习时,我都要带着摄影机,边听课边录像,每次录7盘录像带,回家后慢慢消化。去北京学习三天,我回来得需要半年才能真正掌握。”张利平说。

就这样,在学习录音,操作软件的过程中,张利平逐渐学会了安装程序、插件。后来,张利平又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如今,他的电脑操作水平已经非常熟练,网上购物、微信聊天、网络支付等样样在行。

2015年,张利平开始尝试自己录像、制作MTV,并且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运用技巧。

3

发挥余热 义务当艺术团老师

2015年年初,单位的领导想为退休职工成立一个艺术团,找到了他商量此事。“作为一名老党员,为社会奉献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是我向社会奉献的时候了,所以我就站出来了。”张利平说。

艺术团成立后,虽然大家热情很高,但大多数成员没有音乐基础,张利平为此开办了乐理知识培训班,教大家音乐知识。“我自己写教案、制作教材,成员们学习兴趣很浓,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后,又要求学习乐器,我就开办了葫芦丝培训班。”张利平自豪地说,如今,艺术团里有40多人会吹葫芦丝,一部分人已经能上台表演。

随着艺术团的发展,演出缺少伴奏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团里没有人会弹电子琴,张利平再次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2017年年初,他利用一年的时间,自学电子琴。自己学成后,面对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团员,该如何教会他们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让张利平绞尽脑汁。

4

耐心教学 让大家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除了编写教材,张利平还录制了视频教程。“利用两台摄像机,一台摄像机对着电子琴的键盘,录手势和键盘,另一台摄像机对着我,录我的讲课内容,录好后进行剪辑,并添加上乐谱,制成视频教程。”张利平说。

今年3月,经过精心准备后,张利平开办了电子琴培训班。“张团长在课堂上讲得认真细致,每节课后都会把相关的视频教程发在微信群里,在家里练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打开视频教程就能学习。而且在群里问问题,他都会耐心地解释。”团员余秋玲说,每周上完课,张团长都会布置作业,团员把作业上传到群里后,他会一一进行点评,指出问题。

“第一首的结尾可以再缓和一点,另一首通过。”采访中,张利平通过手机微信对团员的作业进行点评。

采访中,艺术团的成员对张利平齐声称赞。“从简单的音节开始起步学,到现在能吹奏,这都是张团长的功劳。”退休职工彭新生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大家都找到了久违的快乐。

“我学过的东西能教给大家,很开心,在若干年以后,一问你的葫芦丝给谁学的,我跟老张学的,我很自豪呀,所以我现在是越干越有劲。”张利平乐呵呵地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