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桑榆晚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7月4日 星期
六旬老人王立志热爱写诗、朗诵和唱歌
把爱融入诗里 把诗唱进歌里


一边工作,一边忙着写诗、朗诵、唱歌……他的生活忙碌而快乐,诗歌和音乐,对于他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他,就是63岁的王立志。7月2日,记者采访了王立志,了解他的幸福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王立志老人正在创作诗歌。

1

生活与诗歌相伴

7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金江路祥和家园的王立志家里时,他正在作诗。

“我的同学们一起出去游玩,我有事没去,看了他们在微信上传回来的照片,我心有感触,就随手写一首诗。”王立志告诉记者,每天只要一有灵感,他会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或是在手机记事本上写下自己创作的诗歌。

这位热爱诗歌的老人曾是我市一家单位的下岗职工,后来做过粮库管理员、保安、保洁员等工作。如今,63岁的他依然没有闲下来,在我市一家工厂上班。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有很大兴趣的他在年轻时就喜欢上了写诗,虽然换了很多工作,但是不论工作多忙,他都没有放弃写诗。

现在,他的时间更加充裕,除了每天晚上在厂里值班,白天就在家里看书、写诗。“我晚上在一个朋友的厂里负责安保工作,白天就在家看看书,灵感来了就写写诗。”王立志说,自己经常有感而发,身边很多事物都能引发出自己的创作灵感。

2

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

如今,王立志不仅自己写诗,还和我市一些诗歌爱好者组成了一个团体,大家经常一起写诗,一起学习讨论,共同进步。对于王立志而言,诗歌是最美的,最能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能比拟的,他的作品也经常在我市一些诗刊和诗词书籍上发表。

近年来,王立志还经常受邀参与歌词创作,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歌词与诗歌不同,需要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王立志说,自己写一首歌,常常向一些专家请教,和曲作者沟通,初稿写成后需要一改再改,基本上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写出一首歌词。

王立志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写身边的生活,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写诗歌还是写歌词,都需要细致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文化的积淀。

王立志说,为了写一首关于棉花的诗歌,他跑到棉花地里仔细观察;他还曾为保洁员写了一首歌,为了深入了解保洁员的生活,他到我市一所学校做了一名真正的保洁员,最终创作出一首激情昂扬的歌曲。

3

生活忙碌而快乐

王立志爱好广泛,除了写诗,他还喜欢朗诵、唱歌,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出于对诗歌的爱好,王立志想要利用自己的声音把他丰富的感情表达出来,爱好诗歌的同时,他也爱上了朗诵。对于王立志而言,缺少了朗诵,诗歌就像吃饭缺了油盐,少点滋味。“每位诗词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创作意图,有个人的创作背景,朗诵就需要深入了解这些。而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则更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情感。”王立志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太好,现在还在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曾经是一名军人的王立志,因为爱好文艺,在部队还学到了一些乐理知识,也让他爱上了唱歌。平时,在写诗、朗诵之余,王立志也唱上几嗓子,现在,他是我市一个艺术团体中的一名成员。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对于声乐的学习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朗诵水平。”王立志告诉记者,自从加入艺术团后,自己的生活就更加忙碌了,大家经常在一起排练,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前几天特别忙,有一天我们参加了三场演出活动。去年,我们还到香港参加一个比赛,节目还获奖了呢。”

除此之外,艺术团每周举办两次大型聚会,请来专业老师对大家进行教学和指导,王立志几乎每期不落,不断地从学习中汲取新的知识。

“我现在每天的生活都是诗歌和音乐,虽然忙碌但是很快乐。”王立志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时候都不会觉得累。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