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桑榆晚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相濡以沫 不离不弃
老人照顾患病丈夫十年无怨言

每天吃过早饭,王秀月就带着丈夫到外面遛弯。

“少年夫妻老来伴”,一句质朴的民间俗语,道出了夫妻之间生活的真谛。在郾城区沙北街道办事处昆仑社区天元明珠小区,有这样一位老人,十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患有帕金森病的丈夫,只要提起她的名字,小区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就是68岁的王秀月。9月17日上午,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1

分居七年 一家人终于团聚

9月17日上午,记者见到王秀月时,她刚带着丈夫韩国茂从外面回来。一切安顿停当后,记者和她攀谈起来。

王秀月告诉记者,1968年,他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我18岁,他22岁,我们经人介绍以后,国茂就去当兵了,我俩书信来往了两年才结婚。”王秀月说。

1970年,两人喜结连理。“我们当时的婚礼非常简单,仅办了一桌酒,就这样把婚结了,他就又去了部队。”王秀月告诉记者。

“两地分居的日子挺苦的,有了孩子以后,刚开始有公婆帮忙照看,也比较轻松一些。但是后来分家以后,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感觉挺苦的。”王秀月说,干什么事儿,都要想着孩子,带着孩子。

分居七年后,韩国茂回到了漯河。工作稳定以后,这个家庭迎来了他们的二女儿和小女儿。同时,这个家庭更加其乐融融,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如今,王秀月和韩国茂结婚近48年。“他年轻时可帅了,对我也好,别人都羡慕我们这个和睦的家庭。”王秀月说,婚后,夫妻俩携手同心,平淡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

丈夫患病 妻子无微不至照顾

2000年,韩国茂从单位退休。2008年的一天,他总感觉手麻,用不上劲。“当时,他就告诉我手用不上劲、手麻,我听完以后,就感觉不妙,就赶紧带着他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王秀月说。

当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医生告知王秀月,韩国茂患的是帕金森病,后期会越来越严重。丈夫的突然倒下,不仅失去了自理能力,还需要人时时在身边照看,王秀月感觉天像塌了一样。

从检查出这个病以后,王秀月非常细心,经常为丈夫洗脸梳头,更换衣物,帮丈夫擦洗身子。“前几年,他还能自己穿衣走路,现在自己走不了路。我们带他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看过,医生说这病需要吃药维持。”王秀月说。

由于王秀月的力量不够,刚开始生活艰难,给老伴翻身、穿衣起床,往往都要费半天工夫。后来,每天都要重复好多次,慢慢就熟练了。“帕金森综合征病人的症状是肌肉僵直、行动迟缓、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还有神经紊乱等,如不经常做康复训练,症状会越发凸显。”王秀月说。

王秀月每天吃过早饭,就带着丈夫到外面遛弯,和丈夫聊天。“每天早上吃过饭,我都要用一根粗点的绳子,让他踩在脚下,我用胳膊挽着另一端,一步一步扶他下楼。他在家坐着,不仅着急,我也会感觉压抑。即使再累,每天也要带他出去转转。”王秀月说。

3

不离不弃 相守相伴到老

随着年龄的增大,王秀月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经常感觉浑身酸痛无力,有时给丈夫翻身擦洗的时候总是感觉力不从心,但每次她都是咬紧牙关,从不向丈夫抱怨。

十年来,她每天照顾患病丈夫,无怨无悔。王秀月说:“咋不累呢,我再苦,也得让他快乐,没有烦恼,毕竟他生着病,需要人照顾。既然当初选择了他,我都要照顾好他。”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韩国茂的精神状态不错,手并不是特别僵硬,一点也不像患帕金森综合征十年的病人。当记者问韩国茂,王秀月人好不好?照顾得好不好的时候?他看着王秀月含混不清地说:“秀月人好,我这样了,还对我不离不弃的。”

认识他们夫妻俩的人都说,如果不是这些年王秀月无微不至的照顾,韩国茂也许早就不在了。对于现状,王秀月表示很知足:“现在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只要丈夫还活着,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