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9日 星期

怀揣新闻理想 编好每篇稿件


□本报记者 孙建磊

杨光大大咧咧。但对于照片,他极认真。

2017年2月8日下午,我一上班,杨光就将四五十张营救12岁坠井女孩的照片,打个包传给了我:“你挑挑,看够用不,不行我那里还有。”

双击照片,一张张翻看。一个个静止画面,渐渐连成一个人人参与、紧张有序的生死营救过程。那一幅幅展现救援场景、救援人员、救援细节的照片,慢慢生动起来,我似乎听到挖掘机的轰鸣、人们的呼喊,双脚感觉到泥泞,身体被田野的寒风吹着。再次双击放大照片,里面的风雪,扑面而来,犹如身临其境。

照片质量超乎想象、数量绰绰有余,怎么编发?真实就是力量。好照片自己会说话,它们自己就是深度、就有温度。在值班编委指导下,我和杨光选了7张,再现了风雪之夜的营救过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学习杨光什么呢?首先是他极认真的态度。认真是对工作的负责,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对记者社会价值的尊敬。其次是他的勤奋。再次是他的满腔热忱和坚持不懈。杨光受过委屈,但他从未停下采访的脚步。自怨自艾无益,努力才有出路。

杨光就在我身边。就让我从编好每篇稿件学起。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