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

大数据时代 不该再有假证乱象


□史洪举

仅需几元钱的成本,制出假证卖出几百元。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专业英语等级证、驾驶证等各种证件应有尽有,让人触目惊心,近日,湖南省娄底市公安局查破一起依托互联网的假证制售案件,缴获半成品、成品假证件上百万件,一条跨安徽、浙江、上海、广东、重庆、湖南等20余省份的假证件制售产业链浮出水面。(详见本报昨日14版)

毋庸置疑,使用假证件的危害程度非常之大,既加大社会管理难度,也会让无辜者背黑锅。如使用假冒的身份证办理贷款、签订合同等事务的,则可能让真正的责任人撇清关系,让对方当事人难以找到责任承担者,更会让被冒名者莫名其妙地背负责任。而在大数据时代,治理制作、贩卖、使用假证件乱象,不该再成为难题。

这种乱象在扰乱管理秩序的同时,也考验着有关部门对相关事务的管理、协调能力。甚至可以说,制售、使用假证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相关部门的管理漏洞不无关系。譬如,使用假的出生医学证明,多数用于办理户籍档案,使用各种等级、资质证书,则用于求职、晋升使用。假如相关部门能够通过大数据系统及时共享、调取其他单位掌握的相关信息,假如用人单位能够通过互联网便捷地查询到求职者的学历或其他资质,无疑既方便了公众办事,又震慑了意图使用假证件者,让假证件没有市场。

在没有大数据和互联网时,说治理假证件有难度还情有可原,如今,再让假证件如此泛滥,让制售假证行为招摇过市,显然已经说不过去。具体而言,势必尽快完善相关证书、证件的管理、使用、查验、信息共享制度。如以身份证号为基础建立多个部门共享、互通的超级数据库,并提供相关资质证书的便捷查询通道,同时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穿透力。进而让需要某个证件的管理部门能从制作该证件的部门获取真实信息,让有需求者可便捷地查询相关信息,并有效识别冒用、编造等现象。进而最大限度压缩使用假证件、制售假证件行为的活动空间,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天下无假”。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