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1
醉心书法和乐器 生活常与艺术相伴
当日,在周连如家中,记者看到,他身穿深色棉袄,正在练习书法,神情认真严肃,不时还要仔细研究一会儿字帖。周连如告诉记者,他练习书法已经50多年了,每天坚持两个小时,从未间断。多年来,他练习过各种书法,受朋友的影响,近段时间,他正在练习毛体书法。前几年,周连如学会了使用微信,他常常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微信群里,请朋友们评价,一些喜欢他作品的朋友就会请他写字,对此,周连如从不推辞。每逢春节,他还会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写春联活动,用作品送去自己对大家的祝福。“写书法的时候,心里很平静,看到比较满意的作品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周连如说。
不仅是书法,周连如生活中对乐器也十分喜爱,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等,他样样拿手。其中,板胡是他练习时间最长的乐器,至今已经52年了。“我小时候在老家宣传队学的板胡,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练习,没有间断过。”周连如说,板胡学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学习,他每天都要练习七八个小时,时间久了,手上就长出了厚厚的茧,“我练习的曲子大部分都是戏曲里的段子,《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段。”学习板胡的同时,周连如自己学习了乐理知识,随后又自学了二胡、三弦、笙等乐器。因为乐器演奏得好,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戏曲团队常请他去帮忙伴奏,周连如每次都有应必答,义务伴奏。
2
热心公益 发挥余热帮助他人
生活中,自己的生活很丰富,周连如还有一副帮助他人的热心肠。2013年,他在滨河路滨河佳苑小区买了房,在此居住了几年,该小区大门口有一块黑板报,无人管理,搬入该小区以后,周连如就主动承担了办黑板报的任务,每逢节假日,他都是又写又画,为大伙办一期精彩的板报。如今,他虽然已经搬离该小区,但有空还会回去帮大家办板报。
2015年,周连如和一些同样喜欢戏曲的朋友自发组织了戏曲团队,常常在市区双汇广场义务演出,受到附近居民的喜爱。“来听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还有很多是铁杆戏迷,每次演出时,都会看到他们。”周连如说,演出时,看到观众们享受的表情,他和朋友们觉得特别开心,他们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让更多的人喜欢戏曲。
老街街道受降路社区的“闲事会”是一个由社区热心人组成的团体,成员们专门帮助居民调解矛盾,积极参与各种社区公益活动,周连如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只要社区、居民有需要,他和成员们都会义务帮忙,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连如叔给咱社区帮了不少忙呢,是个特别热心的老叔。”受降路社居委主任荆海燕告诉记者。
“退休以后,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帮大家做点事,还能锻炼一下身体,挺好的一件事。”周连如说,通过公益活动,他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了生活。对此,他感到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