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和今日连续刊登两则关于充值卡没用完,店家关门的新闻。类似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充值卡消费是商家经常使用的一种促销方式。商家能快速回笼资金,消费者也得到相应优惠,双方互惠互利。但商家的失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伤了消费者的心,蚕食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也给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经营更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再好的促销手段,再精心策划的促销活动,如果忽视了最根本的法则——诚信,想站稳市场真的很难。
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权?对此,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一要加强市场监管;二要完善监管制度,在审批环节严加把关,让那些为自己留后路的商家,无路可退。对不讲诚信玩失踪的商家,除了严查严惩外,相关部门还应通过法律手段,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让其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同时,也要提醒广大市民,在办理充值卡时,要谨慎理性,避免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