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两岸,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这里不仅吸引了跑步健身的市民,还吸引了众多太极爱好者。在滨河路与解放路交叉口河堤,每天早上都有一群老人在这里挥剑舞扇打拳,已经坚持了10多年。这个老年健身团队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大椿树太极拳指导站。近日,记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晚年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实 习 生 万天宇
1
老人晨练成为河堤一景
每天早上6点半,70多岁的张银成都会来到河堤边打太极拳,和他一起晨练的还有十几位老人。大家排成四排,站得整整齐齐。“我家在紫薇花园小区,河堤上空气好,离家也近。只要不下雨,我们每天都会来。”张银成一边换上练功服,一边笑着和记者说道。
谈话间,一起来的同伴们打开了随身带来的小音响。音乐响起,张银成和同伴们开始练习起来。
整齐的队形,统一的服装,每位老人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整个晨练活动的内容一共有3个阶段:首先开始打太极拳,紧接着练太极剑,最后开始舞扇。老人们动作有力,身手矫健,一招一式,虎虎生风。“这些老人个个都是白衣飘飘,动作也很标准。”在河堤上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已经成了这段河堤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2
团队名字源于一棵老椿树
记者问起团队名字的由来。张银成告诉记者:“以前我家在铁东,那时候解放路大桥还没有建成,从解放路往北走到河堤,那里有一棵老椿树。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椿树还在,具体多少年了也不知道。”张银成说,他以前早上就在那里舞剑。后来河堤改造,解放路需要打通,大桥修起来了,老椿树和居住的老房子也就成了美好的记忆。
“我们队伍里的这些老人都是在附近居住,都知道过去河堤上有一棵老椿树,我们就给现在晨练的地方起了个名字叫‘大椿树指导站’,也是有怀念之情。”张银成意味深长地说。
“晨练的人多了,也就有更多喜爱太极的老年人来河堤。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0人的小团体。从2012年左右,我们就开始在这个地方晨练。平常有什么活动的话,我们相互打电话通知,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退休之后没什么事情,有一次早上看到张老师在练太极剑,就上前和他交谈。慢慢也对太极产生了兴趣,张老师是我们的带头人。”一起练剑的王有成老人说。
3
收获幸福晚年生活
晨练了半个小时,大家停下来休息。张银成对记者说:“我练习太极拳30年了,特别是现在上了年纪后,剧烈的运动做不了,练太极拳就很合适。练拳最好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地方,河堤是最佳的选择。刚开始我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我们这个队伍。”
“通过晨练,身体越来越硬朗了,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还能聊聊天,心情也很好。平时队伍里很多人早上要送小孩上学,周末大家都有时间,人就比较多。现在每天都会有人跟着我们一起锻炼身体,也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王有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