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跑步运动的兴盛,在很多人心中,马拉松已经成了“绿色健康”的代名词,但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和很多大型体育活动一样,马拉松也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制造机”:一次性水杯、塑料水瓶、海绵、食物补给的包装袋、毛巾……一场马拉松,生产垃圾的规模可以数以百吨计。那么对于环境保护,国际上的老牌马拉松赛事是怎么做的?
一次性污染 必须重视的问题
国内外的许多马拉松赛,都曾被拍到过遍地垃圾的画面,这无疑不是什么愉快的观感。
按国内常见的大型马拉松赛规模3万名参赛者计算,如果每人一场比赛消耗5个一次性纸杯,消耗的纸杯数量也可达15万个,一些规模更大的马拉松一场下来甚至能消耗纸杯超过百万个。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马拉松赛也拿出了对应的措施。比如刚刚结束不久的2019年伦敦马拉松。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相比去年,今年伦敦马拉松所产生的塑料水瓶垃圾减少了超过215000个。
比赛中,赛事组委会引进了一种可降解的由海藻制成的“水瓶”,以此来代替普通的塑料水瓶,这也是可降解“海藻水瓶”首次被应用到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上。
类似的做法在国内也有出现。比如今年的厦门马拉松上,就将一次性塑料水杯换成了由玉米秸秆制成的可降解水杯,同时也“取缔”了一次性塑料瓶。
减少污染 不能光靠跑者公德
据纽约卫生部估算的数据,如果按一场纽约马拉松有45000名参赛者计算,制造的垃圾可达114.29吨,马拉松的“污染”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引进可降解材料以外,减少马拉松污染的办法还有许多,比如增加不用水杯水瓶的“喷泉式”饮水装置,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而很多马拉松比赛中产生的垃圾只要能得到妥善的收集处理,都可以物尽其用。
比如一些被丢弃的毛巾和衣物,都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而像香蕉皮和被丢弃的食物补给等垃圾,则可以被收集来制造肥料等。
当然,此前说到马拉松的环境保护,很多人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提醒参赛者保持公德,不要乱扔垃圾。
但除此之外,赛事主办方的重视程度和组织能力,才是决定一场马拉松赛是否足够“环保”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东京马拉松,志愿者清理赛道垃圾的速度就得到过许多参赛者的好评。在一些路段,甚至每几十米就会安排有志愿者专门“接收”参赛者的垃圾。
同时在垃圾箱的设置上,组委会也下了功夫——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都安排在正好吃完补给的距离,方便垃圾丢弃。
环保 马拉松新时尚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得到重视的情况下,环保——成了当下众多马拉松赛事的新追求。
比如英国政府有称为‘零堆填’的机制,与业界合作减废。2014年伦敦马拉松与废物处理公司合作,赛事后废物回收率高至95%,没有任何垃圾送至堆填区,剩下5%用以发电。甚至提出了到2020年“无垃圾填埋”的目标。
而英国威尔士则引进了“废物发电”的项目,收集马拉松比赛中的香蕉皮来用于发电。
事实上,除了制造大量垃圾之外,一场大型马拉松赛带来的环境负担还包括很多其它方面,比如批量生产的纪念T恤以及奖牌等。
目前,芝加哥马拉松就推出了可回收材料制作的T恤,甚至连比赛奖牌的挂带,也是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
还有一些马拉松赛则在比赛之外向环保事业投资。比如开普敦马拉松就投资了当地的一个环保项目,来“弥补”赛事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而在美国,则会有跑赛在跑者报名的时候提供“环保捐款”选项,以此向跑者宣传环保的意识。
而从立法层面而言,新西兰及澳洲则有法律要求大型活动举办前需事先提交计划,以便协助安排清理等事项。美国塔科马市政府更规定大型活动需符合“绿色活动”标准,例如使用30%至100%的再造纸制作宣传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