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马拉松作为一项健康运动的代名词,正成为席卷全国各地方的风潮。不过,日前有媒体刊文指出,一场接着一场的马拉松比赛,在推动人们强化运动健康理念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并不“健康”的另一面,即和很多大型体育活动一样,马拉松赛事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制造机”。
早在2012年,人们就关注到了马拉松赛事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当时有报道指出,虽然跑步运动“没有消耗石油,没有磨损自行车轮胎,没有使用电力”,但数不清的赛事用品却造就了一个尴尬的现实,为了健康而赛跑却给环境造成额外负担。看看这两年国内外的一些赛事,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2017年大理国际马拉松因某一赛段垃圾遍地引发热议,2018德国科隆马拉松也因“跑者所经之处满地狼藉”而“令人着实大跌眼镜”。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环保问题成了国内外众多马拉松赛事的潜在通病。
只有当一项运动与环保理念不断融合,让马拉松赛事更加绿色,减少对环境的伤害,才能超越个体打造更高层面上名副其实的健康运动。就此而言,让绿色成为马拉松赛事的标配,理应成为一种共识并付诸行动。参考近年的报道,很多国家的知名马拉松赛事组织者都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尝试,值得借鉴。
从早期因为忽视报名者健康审查和医疗保障而出现猝死现象,到去年给冲刺者强行塞国旗引发的争议,再到如今备受关注的马拉松“污染”,这一系列问题和争议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提醒,即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赛事,只有把赛事办得更健康、更专业、更环保,才更有助于一项健康运动的普及推广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