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今年的文科数学试卷在整体设计上保持平稳,包括考查内容的布局、题型的设计、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控等。在试题排列顺序上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基础题型与2017年、2018年相比较基本持平,主观题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进行动态设计,打破了过去压轴题的惯例,同时难度有所上升。”漯河高中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组长张伟伟说。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试题的具体分析,张伟伟表示,第4题以古希腊“断臂维纳斯”古典文化为背景,从之前考查中国传统文化迁移到世界古典文化,符合高考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第6题设置了学校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査的情境,考查学生的抽样调查知识。这些试题在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现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体现《考试说明》中对“体”的考查。
今年文科数学试题中选择、填空题基本上延续了2018年的考试风格,平稳,难度适宜,所考内容基本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函数、导数、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以及直线和圆锥曲线等重点内容。今年降低概统题的考查难度,成为基础题型。
第17题以商场服务质量管理为背景设计,体现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倡导高质量的劳动成果。体现《考试说明》中对“劳”的考查,这也是今年把优秀学生的评价转变为德智体美劳的体现。同时注重考查数学应用素养,试卷设置的情境真实、贴近生活,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数学原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注重考查应用能力
第18题变化形式较大,由传统的考查方式转化为对定义、基本概念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査。同时对比《考试大纲》,我们能够发现,未来高考数学的命题趋势将会更加注重课本基础知识。
第20题延续高考命题“小循环模式”,由2018年填空第16题变化为次压轴题,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一些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题型顺序做了相应的调整。这些改革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在整体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査难度上都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同时有助于破解僵化的应试教育。
对于明年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张伟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大家要以课本为主,扎实基础,注重对原始定义、基本概念的学习,注重对课本中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复习时要把所有知识点都照顾到,不要遗漏。其次,大家要注重计算能力,除了平时多练习,保证运算速度,还要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提高效率,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本报记者 王 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