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10日 星期
漯河高中教师魏艳丽
理科数学回归课本 凸显应用


关于全国Ⅰ卷理科数学,考生普遍反映试题较难,网络上甚至有人称“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让很多考生潸然泪下”。究竟试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与往年有何变化?6月8日,漯河高中数学教研室主任、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组长魏艳丽老师为广大考生进行了试卷分析。

突出主干 注重基础知识

魏艳丽表示,就全国Ⅰ卷理科数学来说,数学新高考改革所倡导的“突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重视数学核心素养考查”的理念在今年的高考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对基础知识以及主干内容的考查依旧是今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整体来说,试卷注重基础,解题思路常规,大多数试题都是课本基础知识的适度拓展、改编,即使是高区分度的试题也是以数学主干知识和主要思想方法为载体的。试卷中,集合、复数、向量、流程图、数学文化各5分;函数题,包含基本初等函数、函数导数32分 ;概率题22分;数列小题10分,解答题21分,包含递推数列问题。这些都是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基本内容。

稳中有新 注重思维能力

基本上,今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延续了往年的模式,题型稳定,考试内容与《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保持了数量及层次稳定。但试卷稳中也有创新,比如在大题部分题目顺序上有较大改变。

除了稳中有新,今年的试题还非常侧重对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比如考查导数的试题,与往年相比运算量减小,难度略有降低,但本题第二问需要掌握“隐零点替换”技巧,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体现了数学函数与方程、整体代换思想,入手容易,满分难。再比如压轴题第20题和第21题,考查了考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需求。

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在今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考卷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几乎无处不在。解题时先要弄懂题意,明确已知条件中交代的事件,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应该用到什么公式去计算,这些都需要数学阅读能力。此外,概率统计题的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考生需清楚数学语言与应用性语言的转换,决策问题答题更是对阅读能力的考察。所以,想提高数学水平,需要先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众所周知,数学是应用性学科,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数学涉及各个领域,所以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关于数学应用性的考察越来越多。今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题,更是摒弃了“偏、难、怪”,注重考查应用性。如第21题一改往常,以概率统计作为压轴,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思想,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明确数学并非只是应付考试,而是实打实的应用在生活中,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

“总体来说,今年的考卷仍然是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注重数学思维。虽然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常规的知识点,但考查形式上比较灵活,所以多数考生才会反映试卷整体难度较2018年偏难。”魏艳丽说。

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魏艳丽建议,大家要学会如何在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下功夫,不要只注重题量,还要高度重视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回归课本,抓实基础、注意培养数学思维。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