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大仍青春常驻的人,往往都是气定神闲的慢性子。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几个“慢”,会更长寿健康。
起得慢 清晨人体血管的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建议老年朋友起床前,先在床上闭目养神5分钟,伸伸懒腰,搓搓脚心,再慢慢起床。
吃得慢 唾液中含溶菌酶,可杀灭口腔病菌,预防感染。细细咀嚼能促进唾液分泌,提高免疫力。吃东西时,最好咀嚼30秒再咽下。
说话慢 平和、缓慢地说话,对老人身心健康很重要。语速太快,易使老人情绪激动、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火”得慢 适当发泄不良情绪虽然有利健康,但“火”来得太急对心脑血管有危险。遇到恼火的事儿,先深呼吸,在心里反复想想,再发表意见。
骑行慢 建议在清晨或黄昏,慢悠悠地骑辆单车看看风景。短距离慢速骑行可锻炼心脏,强化微血管组织,防止高血压,还可增加腿部运动,加速血液循环。骑行过程中,大脑摄入更多氧气,肺部吸入足量新鲜空气,能让老人头脑清醒、心情愉悦。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