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奶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古人的餐桌上。
当时有三种酪制品。一种叫甜酪,味道是奶酪的口感,但形态上更近似酸奶。另一种叫干酪,比较接近我们今天吃的固态西式奶酪制品。还有一种叫酢酪,类似于酸奶,味道酸甜。
唐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更为温暖潮湿,与今日很不相同。许多樱桃树就是在那个时候栽种的。初夏樱桃大量结实,人们经常将乳酪、蔗糖和樱桃混拌在一起享用。宋代诗人陆游有诗句云:“蜡樱、桃子、酪同时。”因而在宋代,古人在馈赠樱桃的时候,常常连同乳酪一并奉送。当富有的贵人享用糖酪浇樱桃时,他们经常用金盘、彩画榼等器皿来盛放,让这道美食在视觉上更加赏心悦目。
老冰棍
唐代,人们发现造火药的那个硝石可以根据“大小盆结冰”原理制冰。大盆盛清水,小盆盛蔗糖水,于是就可以做出纯糖水老冰棍。 酥山
除了老冰棍,唐朝还有润如酥、高颜值的酥山。酥山是一种用牛奶、奶油制成的看起来像刨冰的美食。
唐代诗人王泠然在诗歌《苏合山赋》中描述了人们如何制作和享用酥山。诗中介绍,人们在酥中加入糖,并做出各种造型。酥山还用花朵、树叶作为装饰。王泠然在诗中写道:“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他笔下的酥山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冰淇淋的早期形态。
汽水
清朝市面流行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所谓荷兰水,其实就是大家现在常喝的汽水。清末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对荷兰水有详细介绍:“以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其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吾国初称西洋货品多曰荷兰,故沿称荷兰水,实非荷兰人所创,亦非产于荷兰也。”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