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被录取的“公务员”。
“郎”在古代,是指年轻的男子或是对男子的敬称。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汉书·百官公卿表》:“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郎,掌守门户,出允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到了唐代,六品以下的官员统统称为郎了。《旧唐书·韦澳附从子虚舟传》:“季弟虚舟,亦以举孝廉,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为刑部侍郎……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那些身居“郎”职的人称为“郎君”或“郎官”了。
实行科举考试后,新录取的进士往往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就把新登科的进士称为“新郎官”了。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