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老年·养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25日 星期

大暑节气养生重在养心


大暑(7月23日)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暑为炎热,大暑更是炎热至极。加之空气湿度大,气压低,酷热之上又多了一份“闷”,就形成了熬人的“桑拿天”。中医专家指出,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

小心“情绪中暑”了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发,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根据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应重在养心,预防“情绪中暑”。

专家介绍,大暑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我们称之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此时宜心态清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还可选择一些药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等食用。

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小睡会儿,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健身以散步为宜

由于大暑时节人体容易困倦、疲乏,适度的运动可以调动身体的阳气,可以醒脾并缓解机体劳累的症状,但是过度的运动,可以造成机体代谢率的进一步加重,出汗增多,可以造成人体心、脾之气的耗伤,甚至会造成水电解质的紊乱,以及中暑的情况。

大暑时节,老年人遇到桑拿天要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有慢性病史的中老年人,在三伏天里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王晓丽提醒,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明显低于户外气温的空调房内,并且要避免空调和风扇直吹身体。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老人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老年人除了要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不过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等都是夏日的进补佳品。

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喝粥能健脾益气、养胃阴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

大暑时节,还需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一方面多食如西红柿、柠檬、草莓、葡萄、山楂之类果品,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既可以预防因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另一方面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以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据《银川晚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